卷十二 赋税志

叙曰:九赋之制,以肇邦用,周官备矣。汉视垦田之数而均收之。隋唐以来,赋先户口,料民而知其多少,盖以有田则有税,任土作贡之法也。因之而办法物,因之而考贡徭。有丁则有庸,计口均徭之意也。或轮蹄而效驰驱,或执殳以捍牧圉。新邑田几何,丁几何?荒芜逃亡而外,田户寥寥,旧额之存者,十不三四矣。然上有征解,下有留用,条分缕析,不可忽也。

户口 田赋

明洪武二十四年定户二千九百一十一户,口一万七千一百九十二口。嘉靖定户三千九百九十六户,口二万六千三百七十九口。崇祯年原额人丁一万九千五百三十四丁。

国朝顺治年审编,除逃亡外,实在现丁二千五十五丁。康熙年审编,除逃亡外,实在现丁二千三百一十丁,内除绅衿优免本身人丁二百一十六丁,免丁银六两四钱八分,实征丁银二百二十四两五钱二分。

河南卫现在三则人丁一十三丁,共征银四两一钱。

以上两项共人丁二千三百二十三丁,共征丁银二百二十八两六钱二分。

明洪武永乐年间,定官民田地一千六百七十三顷一十亩五厘。嘉靖年间,定官民田地一千六百五十一顷二十七亩三分。万历年间三色折算成一色,上地一千六百六十九顷四十五亩六分四厘五毫六丝,内除福、瑞二府养赡田地一十九顷六十六亩,又除学田地一顷四十五亩,实在原额地一千六百四十八顷三十四亩六分四厘五毫六丝。每亩派征银一钱一分六毫九丝九忽四纤二尘二埃五渺,共派征一万八千二百四十七两三分七厘六丝三忽七微一纤六渺。

国朝顺治二年间巡按宁具题奉旨免荒征熟,共除荒地并节年百九十四顷一亩七分三厘二毫二丝,现今实在熟地并节年自首劝垦地共地四百五十四顷三十二亩九分一厘三毫四丝,每亩派征银一钱一分六毫九丝九忽四纤二尘二埃五渺,共征银五千四十三两七钱三分一厘一丝九忽八微一纤二渺。遇闰加银一百三十二两三钱三分四厘三丝九忽。

漕粮、耗米、颜料、布价不足,奉文每亩派征银四厘一毫六忽七微六纤二沙五尘六埃一渺八漠二灰,共派补征银一百七十二两二钱三分一厘一毫四忽。

河南卫原额地一百六十六顷八十亩,内除荒地一百六十顷七十亩一厘五毫,每亩派征银五分五厘二毫四丝九忽五微二纤一尘一埃二渺五漠,共征银三十三两七钱六分二厘四毫。遇润加银一钱二分五厘八毫。

福、瑞二府养赡地今改更名原额地,一十九顷六十六亩,内除荒地一十五顷六分六厘,实在熟地田顷五十亩九分四厘。每亩派征银一钱一分六毫九丝九忽四纤二尘二埃五渺,共征银四十九两九钱一分八厘六毫。遇润加银一两三钱一分三厘五毫。

以上丁地共征银五千五百二十八两二钱六分三厘一毫二丝三忽八微一纤二渺。

遇闰加银一百三十三两七钱七分三厘三毫三丝九忽。

支解款项

驿站支用银 三千二百五十三两二钱。遇闰加银二百五十二两六钱。

六入漕折轻赍折蓆 共银一百七十七两九钱四分二厘四毫四丝九忽五微。

漕粮征耗 共米八百二十六石三斗三升五合一勺一抄。每石价银八钱,该价银六百六十两九钱八分八厘一毫六微八忽。

闰耗银米 共银六十一两四分一厘二毫三丝。

实在行粮熟地六顷九亩九分八厘五毫。

盘剥共银二两九钱二厘七丝。

德州仓正耗 共米一百四十三石四斗三升合四勺,每石价银八钱,共该价银一百一十四两七钱四分六厘七毫二丝。康熙二十二年巡抚都察院王题请停漕改折,民甚便之。康熙二十九年重征本色,巡抚都察院题请蒙皇恩停运二年。

改折布价 银四钱一分六厘六毫六丝七忽。本色布价余剩并脚价银九钱六分六厘六毫六丝。

本色明矾 扣余剩银二分六厘九毫。王亲宗禄梗米银四十五两八钱一厘一毫五丝。牛角余剩银二两八钱八分五厘一毫。

河南卫牛角余剩银三钱一分七厘二毫五丝;本色明矾九两八钱,每斤价银一分,该银六分一毫二丝五忽。

铺店银六厘七毫三丝七忽五微。

改折明矾 十三两二钱,每斛价银九分,该银七分四厘二毫五丝。新矾二两三钱六分四厘二毫,每斛价银一分,该银七厘七毫二丝七忽六微八纤七渺五尘。

本色牛角 九分六厘一毫七丝,每副价银一两,该银九钱六分一厘七毫。河南卫本色牛角一分五毫七丝五忽,每副价银一两,该银一钱五厘七毫五丝。

本色布匹 一十六尺,每匹价银三钱,该银五钱。

铺店 银八分二厘三毫五丝。

颜料习脚 银一钱二分四厘四毫。

廪庄月粮 银十七两四钱三分六厘九毫二丝。垦首地亩银六十四两二钱七分一厘三毫七丝二忽三微一纤二渺五尘。

更名地亩 银五十一两二钱三分二厘一毫。

河南卫丁地 共银三十七两五钱六分五厘二毫。

为解优免 银三百八十二两七钱六分。

河夫 银八十四两二钱九分八厘。

奉之新旧裁解、修理工食等项 共银五十八两八钱三分三厘八丝。

裁解各官闰月俸 银二两二钱九分九毫。

科场 银一两四钱四分八厘六毫。

裁解青夫连闰 共银一百一十两三分九厘六毫。 文举车价 银七钱八分五厘三毫。

举人牌坊 银三两七钱一分一厘六毫。

进士碑 银一两三钱二毫。

武举路费 银四钱五分七厘二毫。

会试举人盘费 银三两八钱五分九厘三毫。

进表官盘费 银六分五厘一毫。

岁贡等 银四两九钱三分五厘二毫。

官役俸工等项 共银二百六十一两四分六厘一毫四丝五忽八微一纤二沙。外学田地 一顷四十五亩,每亩派征银一分四厘九毫六丝五忽五微一纤七沙三尘。共派征银二两一钱七分八沙五尘。照数起解督学道发赈贫生。

谨按:新邑山坡石田,亩入不过数升,稍平者仅县东西一线,故前朝尚有永不起科地。明万历年间,邑令曾公奉行条鞭法,酌算折准,并为一色。孟云浦先生记其事,法最善也。奈明末官祲民敝,兼以寇逆蹂躏,村烟稀疏,田垄荆棘,新几乎废矣。自我朝定鼎,而后一二抚按大臣及良有司详吁申请,奉旨免荒更定赋役几费,抚缓安集,遗黎稍苏。虽然论户不满三千,稽粮仅有半万,赋税不敌他邑十分之一二,而差役等于邻壤,官斯土与生长斯土者,盖其难哉!

驿站

函关驿 按旧志原客粮佥马二十四匹,本县六匹,外县一十八匹。原额粮佥驴五十头,本县七头,外县四十三头。马铺阵库子一名,驴铺阵库子一名。国朝顺治十三年定函关驿额为一十六匹半,除荒征熟银五百二十二两六。闰加银四十三两五钱五厘。骡三头半,除荒征熟银五十五两三钱七分,闰加银四两六钱一分四厘二毫。汝州协济函关驿驴站除荒征熟银一百五十四两六钱四分三厘,闰加银十二两八钱八分六厘九毫。嵩县协济函关驿马站除荒征熟银一十一两三钱二分七厘五毫三丝,闰加银一两六钱七分九厘二毫八丝。卢氏县协济函关驿马站除荒征熟银五两四钱一分三厘七毫,闰加银四钱五分一厘七毫。洛阳新拨协函关驿马站银二百两。又协浙江省南马银二百三十八两,走递马一十八匹,驴一十八头,除荒征熟银二百二十七两八钱八厘,润加银一十八两九钱八分四厘;骡六头,除荒征熟银二十二两四钱一厘一毫,闰加银一两八钱六分七厘八毫。

新安递运所 旧志原佥牛车四十七辆,本县车十辆,外县三十七辆。

磁涧递运所 佥牛车四十七辆,俱外县协济。

国朝顺治十三年定新安所额牛五只,除荒征熟银三十六两三钱八分六厘,闰加银三两三分三厘三毫。磁涧所定额牛五只,除荒征熟银三十六两三钱八分六厘,闰加银三两三分三厘三毫。中牟县协济磁涧所牛九头,除荒征熟银八两五钱四分二厘八毫。宜阳县协济磁涧所牛站除荒征熟银一百五十三两三钱六分一厘,闰加银一十二两七钱七分九厘九毫。洛阳协济新、磁二所牛站银一百五十两。登封县协新安所牛站除荒征熟银二百五两一分四厘七毫八丝,闰加银一十七两三钱八分四厘六毫。新安递运旧志所原佥夫一百八十八名,俱本县;防夫二十名,俱本县。磁涧递运所原佥夫一百八十名,系宜阳。国朝顺治十三年定函关驿馆夫除荒征熟银三十一两二钱五分五厘二毫。新安所接递青夫八十名,除荒征熟银一百七十八两四钱四分九厘六毫,闰加银一十四两八钱七分八毫。洛阳协济银一十四两八钱七分七厘二毫五丝。汝州协济银三十六两五钱一分七厘。巩县协济银二两六钱八分七厘一毫三丝。以上马骡驴牛及夫役等项具有外县协拨,康熙四年兵科徐具题奉旨裁去协济名色,总入京边钱粮,该县支留。康熙二十一年奉文酌定,冲僻发下应复款均平驿站,见今实在驿站项下,连闰共该支解银三千五百五两八钱。

支解款项

驿马 五十匹,岁支银九百两。遇闰加银七十五两。

驿马夫 二十五名,岁支银四百五两,遇闰加银三十三两七钱五分。

塘马 二匹,岁支银三十六两,遇闰加银二两七钱。

塘马夫 二名,岁支银三十二两四钱。遇闰银二两七钱。

探马夫 一名,岁支银一十六两二钱,遇闰加银一两三钱五分。

递送公文马夫 一名,岁支银一十六两二钱,遇闰加银一两三钱五分。

扛轿夫 六十一名,岁支银九百八十八两二钱,遇闰加银八十二两三钱五分。

分走磁涧所扛夫 五名,岁支银八十一两,遇闰加银六两七钱五分。

马牌子 一名,岁支银一十六两二钱,遇闰加银一两三钱五分。

馆夫 三名,岁支银四十八两六钱,遇闰加银四两五分。

修理号房银 五两。

鞍屉银 一十二两。

煮料柴值银 一十二两。

槽铡镐油银 六两。

药材银 六两二钱

支应廪银 八钱。

买补倒马净消银 一百七十五两。

以上驿站项下,岁支银共二千七百五十六两八钱,闰加支银二百五十一两六钱五分。裁款扣解银 四百九十六两四钱,遇闰加银四十四两九钱五分。

以上共支解银三千二百五十三两二钱,遇闰加支解银二百十二两六钱。

附 邮传

在城总铺 渡北铺
牛彰铺 磁涧铺
孝水铺 嶥山铺
新庄铺 阙门铺

谨按:新安旧额一驿二所,驿设有丞,所设有使,诚念驿递系于国脉,至重矣。夫新土田几何,钱粮几何,一驿二所,供应不敷,于是有外县之协济,有宜阳之协马、协夫,城内宜阳养马厂当站碑,凿凿可验,实以均劳逸,别冲僻,且以新宜相连,不过一舍耳!奈明末寇乱,册籍不存,自我朝定鼎以来,裁汰酌,并驿所,悉归县簿。宜民竟息肩而新独任之矣。在物力从容时,尚藉重擎易举,今以千多之重责于赤子,独任若之何!克胜其负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