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迹

南北朝

羊欣

字敬元,泰山南城人,守新安前后凡十七年。以简惠著称,为人静穆,长于隶书。《宋书·本传》

徐摛

字士季,东海郯人,大通三年(529)出为新安太守,为治清净,教民礼仪、劝课农桑,期月间风俗丕变。《梁书·本传》

伏暅

字玄曜,平昌安丘人,守新安,在郡清恪,人不敢干以私。民有赋税不登者,辄以太守田米助之。郡多麻苧,家人乃至无以为绳。其励志如此,民立生祠祀之。《梁书·本传》

赵肃

字庆雅,河南洛阳人。东魏天平初除新安郡守,秩满授司州别驾,后封清河县子。在官执心平允,凡所处断,咸得其情;廉慎自居,不营产业,时人称之。《北史》有传。祀“名宦”。《旧志》

刘仁轨

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先为咸阳丞。贞观十四年(640),太宗将幸同州校猎,仁轨上言:“大稔未获,使农民供猎事,治桥修道,动费一二万工,愿少停旬日,公私具济矣”。上赐玺书嘉纳,迁新安令。《唐书》有传,祀“名宦”。《河南府志》

元瓘

云中人。初任新安县尉,转济源主簿。历仕多颂声。开元中,复为新安令,明号令,正刑狱,辟疆理,均井赋。一之岁,不茹不吐;二之岁,作怼乃止;三之岁,不竞不絿;四之岁,人异周汉,化同蒲密。邑当洛阳西偏,岁贡百役,公化洽于下,人愿襁负,部民节度副使王筠等为立颂德碑。《河南府志》《旧志》

范镇

字景仁,华阳人,为新安主簿,后西京留守。宋绶以镇富文学,召置西京国子监,使教诸生。《宋史》有传,祀“名宦”。《旧志》

阎从

字子政,覃怀人,为新安县尉,治事严明。尝道遇数商骑驴行,内有一人啸歌,瞻视独异,从谓左右曰:“此盗也!”缚之,果伏辜。又,麦商遇害,侦贼不能获从,因集吏民尸旁,皆跪听命,一人屏树而立,命卒引之前,诘之未服,从谕以人性皆善,或俯仰无资、饥寒切身致此耳,其人泣而拜曰:“公真父母也!”甘受刑。后徙官于郑,捕巨盗尤奇。祀“名宦”《河南府志》、李濂《通志》

丁廷举

洪武间知县。兵火后鸠工整饬县治、学宫、驿递、坛壝,焕然一新。轸恤劳赏,民不知劳。《旧志》

魏恭

字维质,交城人,洪武间知县。持身清洁,抚字勤劳。民争讼者久不决,恭立得其情。有为盗被执者,公自责曰:“此我无德化之也。”他盗闻之多改行。后为都御史王恕荐受封,寻升西安通判,祀“名宦”。《旧志》

甄陶

陕西同官举人,永乐间知县。慈仁公直,均赋兴学,百姓慕若父母。调榆次后,人倍感思。清康熙二年(1663),祀“名宦”。《旧志》

陶镕

浙江龙游人,洪熙间知县。元年六月奏借驿粮一千七百二十八石赈饥,秋成偿还。仁宗谓相臣夏元吉曰:“有司拘文法,灾荒必申报赈济,民饥死久已。陶镕先给后闻,能称任,使无责其专擅也。”《河南府志》

按:《府志》以洪熙为“宣德”,以仁宗为“宣宗”,误。

赵富

蒲城人,成化间知县。事奉母孝,每用刑,母使人劝之即止,后以终养解任,人皆感慕不置。祀“名宦”。《旧志》

许钟

普定举人,初为京朝官,成化间,忤宦官,出为新安知县。耿直重道,重修学宫。《旧志》

周迪

直隶庆都举人,字履成,成化间知县。岁荒设法赈恤,全活七千余人。百姓立祠祀之,惜明末毁于兵燹。《旧志》

许潮

字时泉,靖州举人,出忠烈宋以方门下,风流洒落,博洽多闻,言根经史。嘉靖二十年(1541)任新安知县时,以文章饰吏治,临政之暇,手不释卷,著有《易解史学续貂》等文集,又作《太和元气记》诸词曲,行于世。《旧志》

刘登

江陵举人,嘉靖三十年(1551)知县。重修县城正南门,又创建东南门、聚魁楼。《旧志》

卢大经

余姚人,嘉靖三十六年(1557)知县。修学宫号房,引芝泉入泮池,创建“名宦”“乡贤”二祠,东、西两月城及城楼。《旧志》

王州

灌阳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知县。立东西两社学,曰“敬”曰“信”。又于四十年(1561)捐置学田三百五十亩,勒石学宫。祀“名宦”。《河南府志》

王训

浚县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知县。创修县志,添置墩台、铺舍及东西两月城楼、西门外石桥,重修大堂仪门、谯楼、大成殿、公署、学宫、城池。祀“名宦”。《河南府志》

曾唯

四川富顺人,隆庆丁卯(1567)举人,万历十五年(1587)知县。历修文庙两庑、戟门、棂星门、启圣宫、名宦乡贤两祠、明伦堂、进德修业两斋、诸生学舍并义仓。(详谢有大《儒学记》)又以差徭繁重、久为民害,议行“条鞭法”,减除弊累,民德之,为立去思碑。详《孟光禄文集·条鞭法记》祀“名宦”。《河南府志》及《旧志》

辛诏

字君聘,大兴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由畿辅广文授新安令。有知人鉴,吕忠节公维祺方试童子,公即器之。甫下车即忧公思职,兴革废置,湔涤董作,以下慰元元。逾年兴学造士,时诣学校,与博士弟子讲论经史,拔其杰异者,广厉督教,孜孜不倦,使居有庐、执有业,窶而不能自给者食有既,以故人才彬彬兴起。又创建文昌宫于治西,构堂三楹,建棹楔、置中门,树屏其内,缭以重垣,植栢百余株,岩岩翼翼,聿称伟观。他如旌忠义,表节孝,劝农桑,治道途,政绩多有可称。详郭都谏如星所撰《文昌宫碑记》。《旧志》

王铉

吉水举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知县。创修砖城,北至超云门,东抵奎峰,高两丈五尺,长二百四十丈,计费不赀,皆公捐。廉不请币,不派捐,吕忠节公为作记。祀“名宦”。《河南府志》

邵纯谦

云南举人,万历间知新安。修西北门、函谷关,强毅有为,去后人思,立碑颂德。祀“名宦”。《河南府志》

刘懋

临潼进士,万历四十八年(1620)知新安,政尚平实,心畛穷簷,凡利弊兴革,担当毅然,有神明之颂,行取礼科给事中。百姓立去思碑,并建专祠。祀“名宦”。《旧志》

符棐

翼城举人,天启二年(1622)知县。精明浑厚,民戴其德。祀“名宦”。《河南府志》

解应元

贵州举人,天启四年(1624)知县。初若浑穆,久而神明。有去思碑。祀“名宦”。《河南府志》

傅明远

孝义岁贡,崇祯六年(1633)知县。时流寇猖獗,明远为保障计,乃与邑绅吕忠节公等增修砖城。忠节筑北城之半,义士陈明英、张文明,义民韩复本各协修数段。明远竭力任事,不辞劳瘁,移北城于慕容山巅。又于东南山建奎楼,以为瞭望之所。忧深虑远,厥功甚伟。士民为立去思碑。祀“名宦”。《河南府志》

颜曰愉

字华阳,上虞举人,初任叶县,有惠政。为上官劾罢,部民争诣阙讼冤,得叙用。天启九年(1629),由开封同知署新篆。修通济门楼,士民立去思碑。累迁晋南阳知府。以死难赠太仆卿。《明史》有传。祀“名宦”。《河南府志》

陈显元

字长卿,湖广蕲州人,崇祯末年,以副榜授新安令。恶衣粝食,徒步咨民疾苦。时当大乱,公以城堞倾颓,寇至不能守,率士民入保阙门寨。贼檄降,立碎其檄。死守月余,力竭寨陷。贼大杀寨中人,显元叱曰:“守寨者,我也,百姓何辜?宁杀我!”骂不绝口。贼怒,支解而死。其子殉焉。百姓负土成坟,并于城东关立专祠祀之。明史有传。祀“名宦”《旧志》

张君德

崇祯十五年(1642),闯贼陷城后,君德以宝丰教谕致仕家居,醇行著闻, 委署县令,骂贼死。祀“忠义”。《旧志》

曹国卿

锦州贡生,顺治七年(1650)知县。廉洁爱民,从不妄派一物轻累一人。百姓久而不忘。祀“名宦”。《旧志》

俞逊

莆田进士,顺治十三年(1656)知县。修东、西两月城及函谷关。兵乱之后访求旧志,仅得其半,约略补缀。佟公始踵而成之。《旧志》

佟希圣

字肖若,辽东人,美髯丰干,风度伟然。读书独揽要领,不琐屑规抚章句。性淳朴,言如金缄,笑比河清,以副贡司铎永清,课文砥行,士子亲其教者,多所成就。闲则焚香扫地,陶然自适而已,顺治戊戌(1658)迁新安令。邑瘠而冲,为秦豫孔道。闯贼蹂躏之后,土地荒芜,室庐灰烬,民之存者盖三之一焉。公殚心扶绥,苟便于民,知无不言,行无不力。时吴逆驻劄西安,京兵往返络绎,车辆马匹,驿为之空。官不能支,借办于民。正供之外,杂差箕敛,常至倍蓰,残黎逃走无算。时论有谋废新安者,以西南鄙属宜,东北鄙属洛。公投箸长叹曰:“谁司民牧,忍使民人逃窜,地方废弛乎?且民既亡,吾岂能独存!惟减荒粮除烦役,起死人而肉白骨,庶几保此一方民也!”遂哀吁上官,为民请命,批驳往复,恸哭流涕,誓以身殉。得援例题请除荒征熟,减地丁粮银三千八百两有奇,民以再苏。邑得不废,公之力也。县署毁于火,僦居阙门民舍。公以官署乃国家体统,黎庶观瞻,乌可苟且?旦夕为传舍计,乃复整旧署堂、楹、廊、序七十余间,不日落成,一瓦一木,不以累民。适公族弟彭年,观察两河,例应回避,改补粤西迁江。去之日,百姓奔走呼号,相送于数百里外。迁江民有四种,猺獞狑狼杂处涧谷榛莽间,素梗王化,公一以治新安治之,政教渐孚,民俗丕变。五年而殁于官,年七十一。佟氏于辽为巨族,我朝鼎新,公之族人皆以从龙官在显位。公为广文时,有欲授公美官者,公辞之曰:“安贫乐道,士之常分。今我禄虽薄而道尊,非美官而何?”殁之日,原籍无所归,新之人感公德,迎其丧归葬于新北山之阳,立祠祀之,子孙亲谊遂寄居焉。本传陆师撰。祀“名宦”。佟公祠内西壁石刻

罗万里

桐柏人,顺治间任教谕。慈惠及人。民间有利害,辄陈于县官。百姓德之。去任时,百姓遮道感泣,士子争送恐后。《旧志》

裘兴祖

字念庵,钱塘举人,康熙二年(1663)知县。在治年余惠政多端。去之日,邑人为立遗爱碑。人“名宦”。《河南府志》

范𬤊

丰城举人,康熙三年(1664)知县。修文庙两庑及学宫明伦堂。士人称之。入“名宦”。《河南府志》

王登魁

宁远贡生,康熙二十一年(1682)知县。和易近人,无赫赫名,而有去后之思。民立祠祀之。人“名宦”。《河南府志》

韩佑唐

盂县举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勤抚字,多修建,尝捐置文庙礼乐诸器,又修邑志。及去,邑人立颂德碑。祀“名宦”。《河南府志》

张琦

日照贡监,康熙三十四年(1695)知县。治新十余年,平易恺悌,熟民间疾苦,劝农课桑,勤恳如家人。于署西垦一圃,名曰“菜根亭”,春韭秋松,以荐宾僚,一时传为美谈。清帝西巡道经新安,一切御用物悉竭力购办,而倍值给民。后迁直隶柏乡令,卒于任。新人闻之泣下且有赴奠者。入“名宦”。《河南府志》

陆师

字麟度,归安进士,康熙四十六年(1707)知县。治新多异政,善听断,决摘如神。暇即课诸生,人文蔚起,以经术饰吏治,民畏而怀之。尝移还文庙前二石狮,扩两庑为九间,移建名宦、乡贤二祠于戟门左右,立陈公祠于东关。寻以忧去,后补仪征,终御史。入“名宦”。《河南府志》

钱汝駜

字长黄,太仓贡生,康熙四十九年(1710)由教授升任新安知县。果毅有为,政不烦苛。建精舍于退思堂西偏,额曰“息宁”。其初也,人以文吏易之,及宜阳乱民亢珽同渑池李一宁等匿居山寨、颇肆焚掠,延及新境曹村、纸房一带,公守御有方,民得安堵。又率健儿捕获一宁及其家属,与亢珽等置诸法,全活被挟良民以累千计,载《洛西平寇记》及《梦月岩集》《渑池谣乐府》中。邑人立石颂德。旋升户部主事,迁长沙知府。入“名宦”。《河南府志》

冯宗班

字定远,正阳拔贡,康熙五十一年(1712)任教谕。在职久,训迪有方。雍正初,新邑举孝廉方正三人、贤良方正二人,皆出其门。时称知人。归休日,士子碳石于儒学门左,以志德教。入“名宦”。《河南府志》

王远蘅

字符躬,上元进士,雍正二年(1724)知县。果毅明敏,举行保甲,著书一卷,上官颁行全省。又重修东南门,易故额“迎秀”曰“璧联”。又添建月城,出入分东、西两门,中以障蔽涧流。又创建先农坛及墩堡营房。劝捐社谷,分城、乡六仓。修葺文庙,制两庑木主如式,每月课士,锡赉甚厚。又举行宾兴大典,士林荣之。著有《观风图》,编诗古文集。致仕后,兴修江淮间诸志乘。人“名宦”。《河南府志》

于学谦

满洲镶黄旗监生,雍正五年(1727)授新安令。性和易,无疾言遽色,息讼爱民,相安无事,民不知有官,颇有熙皞气象。升武定府同知,旋调补重庆,后道经新安,士民泣遂不绝。以登州知府终。入“名宦”。《河南府志》

刘梦柱

庆云举人,乾隆四年(1739)知县。续修县志,又详免浮粮银六百八十余两,士民立碑纪之。此事与佟公请减溢额,均功德在人,后先媲美云。入“名宦”。《河南府志》

龚士模

字仪可,营山进士,乾隆二十四年(1759)由陕州调署新篆。经术湛深,决断如流。供支军需,不卑不亢,亦不累民。尝路遇一披裘者,指为盗,搜之果怀利器,杖而劝之,其人遂改行。宜阳奸民假命图财,请公代勘,公至立察其奸,具详销案。一时惊为神明。旋升云南府。频行,士民立碑颂德,力止之。《旧志》

周壎

字冰鹤,龙泉进士,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渑池代理新篆。仅匝月,修筑城阙十二段,工竣归渑。士民为借寇举,格于例而止。后调鹿邑。邱公修志时,尝数百里寄稿相质。《旧志》

吴琤

光山举人,乾隆间任教谕。尝修明伦堂,课士之暇赋诗鸣琴,潇洒不凡。后升兴化知县。人“名宦”。《河南府志》

衡体节

号乙山。固城举人,嘉庆元年(1796)知县。治新七年,政教丕著,移建芝泉书院,延师课士,人文蔚起。时困差徭,公为减其苦累,政简刑清,颂声载道。旋升去,士民攀留不得,多泣下者。《旧志稿》

徐秉懿

号纯庐,德清举人,嘉庆八年(1803)知县。甫下车,即延父老问疾苦。访知北山一带,岁支官煤数万斤,大为民累,悉数豁免。春秋佳日,常与僚友登山临水,乘兴留题。并修甘上卿墓,树碑道旁。在新八年,慈惠及民,潇洒自如。士民感慕,立碑颂德。《旧志稿》

冯森

字峙桢,鹤山进士,道光三十年(1850)知新安。有政声。邑当冲要,差徭繁重,又经吏役派办,浮滥侵渔,民不堪累。公则创立公车局,延邑绅理其事,节费甚钜,民困稍苏。有碑记存城隍庙。《旧志稿》

赵培桂

字月亭,城固举人,咸丰间知县。励操清廉,居官谨慎,讼狱不受请托。因公下乡,未尝一饭扰民。父老称为清以来第一好官。旋升同知,士民攀留遮道,竟日不能去。为立去思碑。寻以僧邸荐升监司。《旧志稿》

王承枫

字丹麓,咸丰十年(1860)知县。时捻匪方炽,公倡办团练,民始有备。怜民疾苦,裁减兵差浮费。人民爱戴,勒石以志德政。《旧志稿》

沈教谕

名佚。同治初,以举人任教谕。时,胜保军西征,道经新安,索供应,占民居,罪大恶极,以官军而形同强盗。百姓呼冤,县官不敢问,相率请于沈。沈徃与县议,不决。慨然曰:“民被蹂躏如此而不之救,国家设官何为者?请假轿一乘,炮三声,民壮若干,代为请命,有祸我自当之!”县官从其请。于是乘舆而出,往谒某统领。道为兵阻不得前,乃闭城门督民壮,凡兵士隐匿民家者,悉捕之,驱诸城外,兵因此敛迹,民亦稍安。而沈亦坐是免官。绅民请留不获命,乃赠“仁为己任”匾一面,以作纪念。复赆助而泣送之。迄今父老犹传送不置云。《旧志稿》

葛兆华

同治八年(1869)典史。适县为童子试,甫受卷,全场哗然。将不利于知县某,兆华负而避之,往复调停,请除积弊数事。某面允之,事遂平。后疑为兆华所唆使,上其事,误入计典免官。贫不能归,遂寓于新。邑人冤之。《旧志稿》

邹萼棠

字莲舫,浙江举人,光绪元年(1875)为新安令。初到任,访知民间富户,遇乡里有争讼者,即罗致案内而拘囚之,不满欲不释也。民由是多犯法且破产矣。三年(1877)又宰斯邑。春,大荒,发仓赈饥。顾夏秋不雨,无麦无禾,鸠面鹄形者,性命且在旦夕。萼棠迫令纳谷还仓,逮系敲比,殃及邻里,新民坐是流离死亡,十损六七,地荒人稀矣。旋调郏县,郏人大哗,免官去。《旧志稿》

言有章

字謇博,常熟优贡,光绪二十九年(1903)知县。提倡新政不遗余力,创办学堂,购置图书,选俊才,延明师,督励训诲,谆谆不倦。新安教育之兴,以公为先河。又时至倡善堂,集农商讲演,以开民智。植树官道两旁,以荫行旅。去任时,著有《函关杨柳词》,至今人艳称之。《旧志稿》

曾炳章

字辛菴,常熟附贡,光绪三十四年(1908)知县。整顿学校,创办自治及巡警教练所,立贫民工厂与宣讲所。刷新政治,凡有见闻,胥籍记之,以便施行。事无巨细必躬亲,昕夕不倦。武汉起义,海内响应,秦军东出函谷,清兵御于崤渑,时洛西县令争先走避,公独屹然支撑危局,筹支军需颇形拮据,十余昼夜衣不解带,秩序赖以维持。民国二三年(1913 年、1914 年)间,土匪蜂起,公倡办民团,招募侦缉队,躬率剿捕,先后歼除巨匪十余起,境内敉平。又请减包差钱四千五百余串,以纾民困。其他测绘舆图、治沟渠、修道途,捐印县志百余部。在新九年,政绩颇多,虽稍染陋习,亦时宦中之佼佼者也。民国四年(1915)调任洛阳。《旧志稿》

王庚堂

字西垣,永年举人,民国四年(1915)署任知事。布衣蔬食,实心任事,听断如神,不畏强御。时东门外及羊义、官水磨等处被水灾,公先捐放急赈,复力请上宪赈洋两千圆,民甚德之。未几,以忧去。《旧志稿》

桂文衡

字子彬,光山人也。本市井中人,以术数学夤缘得官,民国九年(1920),署新安知事。用其戚属某,居署内重要职。广开告密之门,曰赌、曰烟、曰匪,逮系累累,取盈则释,数月间富累巨万。长官廉其情,褫职逮捕。去,沿途百姓多有焚刍马以送之者。《旧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