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异
汉
元鼎三年(前 114)大饥,人相食。
东汉
建光元年(121)淫雨伤禾。
元初六年二月地震,或拆裂涌水,败坏城郭、屋舍压人。
延光元年、二年、三年(122 至 124)地屡震。
晋
泰始六年(270)六月大雨,涧水溢。
隋
皇泰元年,县南阳村产嘉禾,一穗异本同茎,茎长三尺,穗长二尺八寸。县令李税献于上。《河南府志》作“义宁三年”
唐
贞观元年(627)春大饥,斗米千钱,死者枕藉道路。十四年(640)正月,黄河清。司空长孙无忌等上表贺。二月复清。
开元八年(720)瀍、穀溢,入洛阳西上阳宫。
大历二年(767)十一月,地震。
元和十二年(817)雨雹,人有死者。
太和四年(830)蝗食禾。夏,水伤苗。六年(832)旱。
咸通二年(861)秋不雨,至于次年六月。三年(862),蝗。
五代晋
天福四年(939)七月,大水。
宋
建隆三年(962),旱。
太平兴国八年(938)六月,涧水涨,坏民居、军营千余区。《宋史·太宗本纪》:“是月,穀、洛、涧、瀍溢,坏官民舍万余区,溺死者以万计。巩县坏殆尽。”
至道二年(996)涧水涨。
大中祥符二年(1009)春、夏旱。四年(1011)七月蝗。
政和二年(1112)龙涧有蟾蜍,背生芝草,长三寸许,凡十五叶。
元祐七年(1092)大饥。
元
天历二年(1329)旱。
元统二年(1334)大饥,人相食。
至正二十一年(1361)黄河清。上自平陆、三门碛,下至孟津五百里,清凡七日。
明
成化二十年(1484)大饥,人相食,死者枕藉。二十二年(1486)蝗。
嘉靖六年(1527)黄河清。七年,大饥,人相食。八年,飞蝗蔽天,复生蝻,遍人民屋上,延瓦檐下一垅,日流一甕。九年,大有年,斗米十余钱。十八年(1539)四月产瑞麦,一茎八九歧。三十四年(1555)十二月地震,坏民屋舍。三十九年(1560)地震。
万历元年(1573)西门外树上鸟巢出雄鸡。四十七年(1619)旱,断青,人相食。
崇祯七年(1634)大旱,岁饥。八年,大旱,飞蝗蔽日,塞集釜甕,室无隙地。九年、十年,旱、蝗,又大雨,冲坏民居。十一年,旱、蝗、地屡震。十一月十八日大震,房舍欲倾。十二年,旱、蝗,十月,桃李华。十三年,旱、蝗,大饥,野绝青草,斗米银二两九钱。以树皮、白土、雁矢充饥,至以柿蒂、蒺藜、牛马为市,骨肉相食。死者相继,十室九空。是年秋,吕大司马维祺家,产瑞芝十八茎。十四年,麦大有,刈获无人,弃于地。
清
顺治九年(1652)至十一年夏,霪雨积月,坏民屋舍;又薛村生灵芝二茎。十二年,青要山前后产灵芝数百茎。
康熙四年(1665)春,旱,饥。十七年,天道亢旱。三十年(1691)大旱,饥,人民逃散大半。六十年(1721)蝗伤禾,斗米五百五十钱。
雍正六年(1728)六月,邑民李培元妻王氏一产三男。
乾隆八年(1743)七月旱,秋被灾。九年,大有年,斗麦八九十钱。六月暴雨,寒鸦村窑、房、秋禾多被冲淹。二十年(1755)六月十四日夜,大雨如注,少水溢,冲决慈涧镇,溺死居民、行商无算。二十六年(1761)七月十五至十九暴雨,五日夜不止,涧水溢,坏民田、屋、坟墓无数。
以上《旧志》
南北朝
西魏出帝太昌元年六月,穀水泛溢,坏三百余家。
唐
开元八年(720)夏,契丹入寇,发卒宿渑池之阙门穀水上,夜半山水暴至,万余人皆溺死。六月,兴道坊一夕陷为池。中和三年(883),新安县吏家捕得雉,养之,与鸡驯,月余,相与斗,死。
元
至正三年(1343)大饥,人相食。
清
顺治十五年(1658)七月,涧水溢。
以上《河南府志》
明
洪熙元年(1425)饥。
隆庆二年(1568)地震。十六年饥,人相食。
正德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坏屋舍。
天启二年(1622)地震。七年(1627)大饥。
崇祯九年(1636)大风,将赠都御史吕孔学墓碣吹至数里方坠地。
清
康熙六年(1667)饥,人相食。六十一年(1722)饥,粮停征。
乾隆五十年(1785)饥,粮停征。
嘉庆十九年(1814)饥。
道光十三年(1833)饥。二十七年(1847)大饥。二十八年,大有年。
同治元年(1862)飞蝗蔽日。二年八月大雨,坏城垣、屋舍。
光绪二年(1876)正月二十八日夜,地震有声。六月大雨。三年二月初六日,西北风吹拆吕氏科第石坊。是年大祲,父子相食,几于村落为墟。五年(1879)岁大有,豺狼入城市,食人畜。十二月,涧水涸。七年(1881),狼。七月,城西郭姓家,豕生子人面,旋死。二十五年(1899),县民王姓家,雄鸡生卵重五两余。二十七年(1901),秋无禾。三十一年(1905)六月,雨雹大如拳。三十二年(1906),田有虫,赤首黑身,伤禾。
宣统二年(1910)七月蝗,由东而南,飞蔽天日,田禾为空。冬,蝻生。大雪。
民国
元年(1912)夏大水,坏民居、毁铁路。
二年(1913)旱无麦。
三年(1914)六月,蝗伤禾。
六年(1917)六月大雨。山洪冲没石井、仓头等村牛、羊、粮食无算。秋,慈涧大水。
九年(1920)夏大旱无禾。十一月七日地震。
十年(1921)饥。四月,刘黄岭、官止、碾平等处,雨雹大如碗、如拳,死人畜,麦无颗粒。十一月七日地震。
十一年(1922)二月六日,日、月并出。夏大旱,无禾,斗麦六千七百文。
十二年(1923)夏大旱,秋大雨。涧水溢,两岸灾。牛疫。
十三年(1924)春旱。六月大雷雨,死人畜。
十四年(1925)九月,大雷雨。十月十五日夜地震,自南而北。十二月麦秀、桃李实。以上《旧志稿》
十六年(1926)二月,雨雪六十日。十一月初三日夜地震。
十八、十九年(1929、1930)均旱饥。夏无麦,秋无禾,饿毙者无算。
二十年,涧水溢。
二十三年(1934),仓头村李永祥妻陈氏寿百三岁;梁宗珠妻现年九十九岁;三夹嘴村民王成明寿百三岁;东药料村民李永康寿百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