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师范学校

在城东街文庙,共房五十间。按:民国十七年(1928),县设师范讲习所于宝云寺,学舍二十八间。十八年(1929)毁于兵。二十年(1931)改师范学校,移于女校后院修建校舍。二十一年(1932)移今处。二十三年(1934)改设初级中学校。

第一女校

在城西街。大门、中庭、礼堂、前后东西厢暨西邻院正庭、东西厢,共房五十间。按:校旧为王氏私宅,清光绪三十年(1904)知县言有章倡办学校,用重资购置,建立高等小学校,是为邑创办学堂之始础。宣统间,知县曾炳章以校舍狭隘,更购置西邻侯姓房舍增入校内。民国十三年(1924),县设立女校,因将高小学校东移于城隍庙,而以此为第一女校校址。

县立第一小学校

在城东街旧城隍庙暨常平仓房,共房一百一十间。按:清宣统元年(1909),知县曾炳章于旧常平仓房(即城隍庙西邻)修建乙种蚕校,后改农校,又改第二高小学校,民国十三年(1924)裁第二高小学校,并入高小学校,名曰“县立第一小学校”,移设于此。十六年(1927),县长束清汶废城隍庙,庙殿以前改设中山公园,殿后各舍改为校室,旋将中山公园亦并入校内。今为县立第一完全小学校。

县立第二小学校

在四区刘黄岭关帝庙,共房三十一间。民国十一年(1922)成立。

县立第三小学校

在铁门青龙庙,共房五十七间。民国十一年(1922)成立。

县立第四小学校

在石井金泉寺,共房三十六间。民国十一年(1922)成立。

县立第五小学校

在庙头韩王庙,共房四十八间。民国十一年(1922)成立。

县立第六小学校

在五头王氏宗祠,共房十间,窑五孔。民国十七年(1928)成立。

县立第七小学校

在狂口老君庙,共房四十九间。民国十七年(1928)成立。

县立第八小学校

在慈涧东庙,共房四十六间。民国二十年(1931)成立。

县立第九小学校

在滩子沟朝阳寺,共房五十三间。民国二十年(1931)成立。

县立第十小学校

在中药料借用民房。民国二十一年(1932)成立。

县立第十一小学校

在石寺关帝庙,共房三十四间。民国二十年(1931)立。

县立第十二小学校

在白墙龙王庙,共房二十八间。民国二十一年(1932)成立。

县立第十三小学校

在克昌邵氏宗祠,共房二十五间。民国二十一年(1932)成立。

县立第十四小学校

在李村租用民房。民国二十一年(1932)成立。

县立第十五小学校

在南孙都王氏宗祠暨东庙,共房三十四间。民国二十一年(1932)成立。

公立华阳小学校

在阳寺敬爱寺,共房四十间。民国二十一年(1932)成立。

县立家庭工业传习所

在城西街旧舍仓房,共房十八间。民国二十年(1931)成立。

公共体育场

在文庙西。民国十七年(1928)建,约二十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