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廒
新安清初仓廒,后俱废圮。光绪初虽续置仓舍,民国后谷石无存,改设学校。至二十一年(1932)、二十二年(1933)各区乡捐谷积仓,将所捐谷数,分贮于城内第一小校暨第一女校云。
第一小学校仓舍六间。民国二十一年(1932)县长张曜暄奉省令劝捐积贮。谷石数详“财赋”
第一女校仓舍三间。民国二十二年(1933)县长李庚白奉省令劝捐积贮。谷石数详“财赋”
按:《河南通志》:“新安县常平、义、漕等仓四十三间,内贮谷仓四十二间,余仓一间。”《河南府志》:“新安县旧有仓廒十五间,坐落县署西。知县韩佑唐添造仓廒五间,坐落旧仓后。劝捐社仓六座,在城一,在乡五。”《邑志》:县常平仓在县署西,内官厅一间,廒口三十七间。义社仓二,在阙门、北冶两镇,内各官厅一间,廒口三间。雍正二年(1724)知县王元蘅置劝捐社仓六:一在城内文昌宫,一在阙门,一在慈涧,一在正古村,一在仓头,一在阳寺。内各官厅廒口与义社同。又新建仓一,在县署东,内官厅一间,廒口十二间。据:新建仓当别为漕仓,不在常平、义社两仓四十三间之数。《邑志》载常平义社仓楹数,除官厅不计外、正与《通志》所载四十三间之数符。惟所称新安常平、义、漕等仓云云,似略。《府志》称新安旧有仓廒十五间,韩佑唐添造五间,计二十间,数与《通志》《邑志》均相差。查韩佑唐康熙二十五年(1686)莅任,则《府志》所云,或者为邑清初仓廒之数。今俱废圮。又按:清光绪六年(1880),知县滕希甫用巡抚涂宗瀛所发赈余银五百两,置城隍庙西邻郭姓房二十余间,仍曰常平仓。三十四年(1908),知县曾炳章请准,粜尽常平仓谷,内设乙种蚕校,今为第一小学校。更有社仓一在城西街,北与公款局对,共房十八间,创置失考。无贮谷。民国以来,时供客军驻留,今为县立家庭工业传习所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