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

乡贤祠建于戟门之右,与名宦相埒。必行成名立,乡评有据者乃与于斯。所以光典籍而示风教,诚慎之也。事昉于有明洪武二年,嘉靖时尝勅令有司確查举行。

国朝沿其制如旧,新自秦以来,代有其人,先型具在,堪为矜式,后之人可以深仰止景行之思矣。抑韩、佟《志》载一十八人,后续三补二,凡二十有三。

庙制

祠三楹,南向,在戟门右。

神主、祭期、祭品、仪注、祭费

俱同名宦。

祝文

曰:于维群公,孕秀兹邦。懿德卓行,弈世流芳。今值仲 春(秋),谨以牲币醴齐,用申明荐。尚飨。

一人

甘罗 甘茂之孙,年十二为秦少庶子,事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罗说赵王,赵立割五城。后与赵攻,兼得上谷三十六县,又上书庄襄王,王信任之,为上卿,祀乡贤。

南北朝 一人

韩雄 字木蘭,东垣人。祖景,孝文时为赭阳令。雄少勇敢有胆略,膂力绝人,工骑射。孝武西迁,慷慨有立功之志。大统初,举兵洛西,与河南行台共为特角,所向克复。历河南尹,封武昌侯。闵帝即位,进爵为公。雄久在边,俱知敵人虚实,每率眾深入,不避艰难,前后经四十五战而志气益壮,东魏惮之。卒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谥曰成。

三人

韩擒虎 《隋书》列传: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父雄,以武烈知名。擒少慷慨有胆略,容貌魁岸,博通经史。周太祖见而异之,以功拜都督、新安太守。隋文帝有吞併江南之志,以高颎荐拜为卢州总管,委以平陈之任。先是采石江边童谣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擒虎与贺若弼统兵五十一万伐陈,次采石,果符其谶。陈既平,以上勋累迁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上柱国,封新义公。卒年五十五,子世谔嗣,有父风。

韩僧寿 字元庆,擒同母弟,亦以勇烈知名。仕周为侍御中旅下大夫,以功封昌乐公,开皇初拜安州刺史,后以行军总管击突厥,破之。进位上柱国,封江都郡公。炀帝即位,改封新蔡郡公。

韩洪 字叔明,擒季弟也。少饶勇善射,膂力过人,仕周为侍伯上士,积功封甘棠县侯。开皇初,进爵为公。炀帝北巡,拜陇西太守。未几,珠崖民王万昌作乱,诏洪击平之,加金紫光禄大夫,领郡如故。俄万昌、仲通复叛,洪又讨平之,师未旋,卒。

一人

赵弘智 新安人。魏车骑大将军肃之孙,早孤,事母笃孝,通书传,仕隋为司隶从事。唐太宗时,累官至黄门侍郎,兼弘文馆学士。移病萊州剌史,迁太子庶子。以父礼事兄弘安,兄卒,哀痛过期,抚兄子慈均所生。永徵初入为陈王师,講孝经百福殿。时宰相、弘文馆学士、太学生皆在,弘智与诸儒论辨,舌无留语。帝悦,赐绢二百,名马一,进国子祭酒兼学士。卒年八十二,谥曰宣。元孙来章以孝闻,又祀忠义。

五代 二人

王筠 圩之子,仕晋为秦宁军节度副使。

钱文敏 《宋史·钱若水列传》首云:父文敏,汉青州帅刘铢辟为录事参军,改长水酆都尉、扶风令、相州录事参军。先是府师多以笔牍私取官库钱,韩重赟领节制,颇仍其弊,文敏不从。重赟借他事廷责之,文敏不为屈。太祖嘉其有守,授右赞善大夫,知沪州。召见讲武殿,谓曰:沪州近蛮境,尤宜绥托,前知州郭思齐、监军郭重迁掊敛不法,恃其荒远,谓朝廷不知爾,至为朕鞫之,苟一毫有侵于民,朕必不赦。至郡有政绩,夷人诣阙借留,诏改殿中丞,许再任三,迁司封员外郎,又知洛州建昌军。卒年七十二,明洪武间,崇祀乡贤。

二人

钱若水 字澹成,一字长卿,河南新安人。幼颖悟,十岁能属文。尝见陈希夷于华山,希夷与一老僧拥地炉坐,僧熟视若水久之,不语。以火筋画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勇退人也。及登科,为同州推官,太宗淳化二年,擢翰林学士同知枢密院事。真宗即位,以母老请解机务,乃罢,为集贤殿学士。卒年四十四,赠户部尚书,谥宣靖,祀乡贤。兄若愚,仕为比部员外郎。从弟若冲,祥符中调河阳令,补孟州别驾。子延年,以献文赐同进士出身。授太常,奉礼部,历集贤殿修撰。又按:韩《志》传末云:延年子纬,登进士,仕至殿中丞。纬子长侯,汾州录事忝军;康侯,处州遂昌令。

温堂 字寿之,父舜咨,官从仕郎。堂登绍兴十八年进士,仕至翰林学士,历侍郎,见晦庵《同年录》。

二人

卫權省 新安人,历官河南行省左丞。

张恩 仕为殿中侍御史。

六人

方泰 字时盛,号涧阳,领乡荐,任邢台教谕。少读书即知向道,及长教授生徒,喻以中庸奥旨。慕薛文清公之学,著《续读书录》三卷,郑瑾辈皆以理学出门下。

邱凤 字鸣岐,家世方山,因以为号。少就臬司吏,友第,尝三易其田。失偶不娶,居官廉洁清风化盗,与尤西川先生善。其阐伊洛之学,历仕龙骧卫经历。殁,孟云浦先生以祀二贤祠,又祀乡贤。

孟化鲤 字叔龙,万历庚辰进士,以理学名世。师事西川尤先生,立志必学圣人,不欲以一善成名。初授户曹,相府欲致为重,终不枉见。榷河西务,清白自操。羡余悉捐而不受,与诸士专明正学,河西祀之。奉命赈山东、南直,尽心区处,活数万人。历铨部文选,秉公道,谢请托,仕路一清。张栋以建国本被谪,公疏起之。忤政府,削籍。时交章保留,先生秉蹇而归,筑书院川上,倡明道学。居仍先世不过数楹,薄田数亩。常徒步布袍,一时从游百人,理学之教遂成风俗,著《尊闻录》、《读易寐言》、《春秋正旨》、《诸儒要录》、《理学功臣言行条》、《文集》八卷,特祀乡贤。弟化鲸,子一诫,皆质性纯笃,克承家学。孙瑛、璘、瑁、璲,曾孙文恒,行修文明,不坠先声。

吕孔学 韩、佟《志》云:字尚文,为司马吕忠节父。少就县吏,事孀母至孝。就仕京都中,途念母辄反。母病,感異人致藥。母没,哀毁骨立,垂老念及,犹流涕。居积少余,必周济里人。岁荒输谷千石,全活万人。两奉旨旌孝义,晚建紫霞园,与老友优游。胸中灑落,有康节之风,累封户部右侍郎。又以赈饥赠右都御史,并祀忠义及府乡贤专祠。本县奉祀生吕鼎、本府奉祀生吕鼐、吕鼒、吕弈曾。

吕维祺 韩、佟《志》云:字介孺,万历癸丑进士。任兖司李,以德教化民。有兄弟争讼,公晓以孝弟,皆感悟。擢史部,清选簿,塞弊窦,刑巨蠹,人无敢以私干者。珰熾,家居八年,讲学芝泉书院,直接濂洛之传,发明奥蕴,从游日众,士风化之。起太常,疏上防微入渐,迁南少司农,南粮额欠数十万,公殚心经画,积劳呕血,期年而仓储裕。立豊苞社,课士。转兵部尚书。致仕,居洛,建明德堂,讲学凡六年。学问在表章《孝经》,上注疏。十四年,城陷,语张东井曰:此吾辈见学问之一日,东北拜阙,西转辞亲,骂贼而死。赠太传,谥忠节。著《孝经本义》、《大全存古篇》、《音韻日月灯》、《文集》、《语录》,学者称明德先生。按:公殉难于府城西门外周公庙前,赐祭葬、荫。祠见《专祀》,先以赈饥,旌义建坊,并祠府乡贤从祀会忠祠,里人又为建惠里祠,在高平寨。并祠忠义,兖州、南京名宦。所著书,尚有进呈《孝经或问》、《衍义》、《图说》、《外传及考订《家礼》、《奏疏》、《理塵》、《诗文》等集,详载《明史》列传、《明纪纲目》及《明德堂》年谱,前郡守张汉题其会忠祠联曰:得死所于周公,忠能报主;续遗经于孔子,孝可格天。奉祀生吕允、吕贞、吕亮、吕健、吕易、吕科。

吕维袺 韩、佟《志》云:字吉孺,天啟间选贡,从长兄忠节公讲学于芝泉书院,人目为二程,著《孝经翼》,又佐忠节著《大全》、《衍义》、《日月灯》、《切法正指》等书,筮仕乐平令,廉正罔回,一行其所学。以明季壬午守新城,死难,赠佥事。先以赈饥旌义,并祀忠义。

国朝 五人

裴翰芳 字华池,邑增广生,以子衮封奉政大夫,兵部武选司员外郎。生平言行相顾,慎取与,辨义利。尝讲忠孝大旨,群为感动。每朔望,必焚香,有铭心四词曰:初一至十五,十五复初一,日月任循环,良心永不失。明末辛巳岁,贼攻青龙寨,攀援己至垛口,芳励众败之,寨众以全。有拾遗者,必求见其人还之。将易篑,以缄金示其子曰:吾于某生前有负,今已死,不知其后人所在,其务访得,予之,以了予心。又祀忠义。

裴衮 字九章,号芦院。举顺治丁酉科,登已亥科进士。初授溧阳县知县,邑多豪棍,下车笞尤横者数人,境内肃然。水旱三载,饿莩充路,力为民请命,免额税什之三。复设粥赈济,全活以数万计,士民思之,列名宦祠。行取兵部督捕主政,越三日即奉勅坐粮通州,兼管河道清额。久督挽运,刑巨蠹,洁清不苟,无异其在溧邑也。庚午典试江南,矢慎矢公,甫入场,即率众房考誓于神曰:人材简在帝心,敢容私意参入。如有嘱托关节,明神显戮。所得多名下士,人咸感服,升兵部武选司员外郎。秉公道,谢请托,未尝妄取锱铢,亦如其典试。居家与居官淡寒犹一日焉。

吕兆琳 字叔玉,维祺次子,举顺治戊子,登己亥进士。辛丑殿试。初任陕西西乡令,县故荒僻,招集流亡,悉心抚绥。时滇南告警,大兵入川,痔具刍粮,兵民两便。时有乡民胁从被掠者,家口三百五十余人,捐赀回赎,保全甚众,后督抚交荐,行取考授福建道监察御史,巡视仓场,多所剔厘。其居乡,施德惠里,不可殚述。至本邑减则一事,尤为特著云。

吕履恒 字元素,甲戍进士。历仕户部右侍郎,初知宁乡,裁月费千余金,署中器用缺,或言不便者,蹙额曰:事事求便于己,则多不便于民矣。旗大人有逃仆名石头者,误民某为石头,某故又以其子为石头,行咨索取,时署奉天府尹回咨曰父在则石头其父,父没则石头其子,后将毋人人石头耶!竟不与。两主乡试,朱卷必亲阅,一时知名之士,皆入彀者。有《冶古堂文集》,《梦月岩诗集》,远近称为儒宗。乾隆五年崇祀乡贤。

吕复恒 字中行,拔贡,任仪封教谕。性至孝,问寝视膳,无少失。父殁事无细大,必白于诸兄而后行。四兄履恒,少师之,尤严惮,不敢恃同气废弟子礼。康熙丙子科拟元未售,处之坦然。后以多疾,不能应试。乙酉兄履恒擢台谏,例有官卷,或谓此君得志时也。谢曰:功名非可倖获,余敢滥邀名器乎!其绝意侥倖如此,闻者叹服。著有《清壑亭诗集》,乾隆九年,崇祀乡贤。

续补 一人

孟琩 字尹玉,理学化鲤孙,任束鹿知县,崇祀乡贤。刘《志》遗,本《续府志》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