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
周古迹与陵墓,皆地以人传者也。何以并属于封域?盖新当置县之初,已有穆王之九阪,白起之城,苏秦之墓,森列兹土,与后来建置者不同。自兹而下,凡先哲芳踪,有关于治教风化者,皆可按时增续,汇为一帙,俾后之怀古者,得所考据云。韩《志》载二十二,今删一移一,又补续八,凡二十有八。
周
九阪 亦名九阿。《穆天子传》:天子西升九阿。郭璞注:今新安十里,有九坂即此。
潜亭 县南潜水出潜亭北,见《汉书》。此外尚有古亭二。韩袭佟《志》载:壶立亭一,又逸佟志之邵亭一,皆注在古垣县。按:垣县隶汉之河东郡,即今山西之垣曲县,与新安尚隔一河,难以相假,故并删之。
白起城 县西三十里,凤凰山北,故址尚存。秦白起屯兵于此。
秦
甘罗故里 县北二十里,俗名甘罗乡,即东白墙。
汉
楚坑 《史记》:项羽坑秦降卒于新安南,即此。按《括地志》:新安故城在渑池县东二十里,盖即五代梁时西新安地,后入渑池。
函谷关 县东门外。秦关在灵宝县,武帝时楼船将军杨仆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关于此,帝从之。关左右有鸡鸣、望气二台并移入,以壮其势。
鸡鸣台 在函谷关左,盖本孟尝客故事而立。
望气台 在函谷关右,盖本李聃故事而立。按:二台今无存,本上条注。补
旧谷城 县东北二十里,《汉书》高帝析新安之东为谷成县,疑即北。韩袭佟《志》曰:马谷城,马字当是旧字之讹,因更之。
晋
斗城 县北一里慕容山后,俗传金斗城,无所指据,颇疑即慕容屯兵之地,故列叙于晋。
北周
通洛防 《北周书武帝纪》:保定五年十月辛亥,改函谷关城为通洛防。补。
隋
谷州 县东北二十里,开皇十六年置。
谷川 县东北二十里,其水由羊马川东流入涧,隋改谷州,因此水得名。韩《志》又注:唐韩愈《送石洪处士序》云: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相传即此地。按:石洪见洛阳《人物志》,此序中亦有上东门及东都之语,想或亦尝流寓于新,故所传闻如是耳。
慈涧城 《唐书·王世充列传》:七月,高祖诏秦王率兵攻之,至新安屯保多下,败充于慈涧城。此高祖武德三年庚辰之事,隋虽于己卯即亡,而此城在隋时已有,故不系入于唐。补。
唐
河清废县 县北一百里黄河南岸,即今长泉村。唐尝置县于此,初名大基。按《唐书》河清注:时并置柏崖县,旋废。又,晋之东垣,五代宋之西东垣,魏之西新安、西垣,此五县亦应各有故治之地,今不得确处,故统附载于此下。
柏崖仓 故柏崖县废城置,本《唐书》河清注补。
郑氏池台 唐驸马郑潜曜建,杜甫尝游此,与东亭俱有诗。黄鹤注曰:在河南府新安县。
郑氏东亭 亦驸马潜曜建。
金
长泉镇 县北一百里,在金为镇,以朝官知镇领之,为河南府四镇之第二。本《金史》河南府注补。
元
古圈城 原注:县东四十里孝水铺后,地周五里。元至正三年,义军刘奉屯军于此,内有少城,故址尚存。查元史末得其据,姑仍之。
少城 本上注补。
紫薇轩 县西十五里省庄,元河南行省左丞卫权省卜居于此,手植紫薇一丛,甚茂。后避兵河东,薇为灰烬。又三十年,明洪武初,其孙希古自河东归,紫薇复生。因构楹为轩以承先志。后希古子峄登科,人以为紫薇之应。
明
方先生庄 县东十五里,地曰杨镇,方涧杨先生故里也。先生中年向道,晚授邢台教谕,暨其妻谭氏皆卒于官。子孙流寓,后其侄宏为曲周尉,归葬先生夫妇于杨镇,后人景慕往哲,即以先生名其庄。
紫霞园 吕都学孔学建,在函谷关南,引金水为池,今废。
梦月岩 县北四十五里横山村,吕忠节生处。公母梦月堕庭,遂生公。公后建祠于岩前,亦颜之曰梦月。
斗园 吕忠节建,在北城外,今废。惟古松尚存一株,旧绘图册存二。
绿雨湾 吕忠节建,在县西十里,植柳千株,远望青碧无际,因以为名,今废。
国朝
素园 在县北横山,武昌令吕贲恒建,方可十亩。竹树池台甚盛,康熙间曾产嘉莲,名人题咏成帙,今已废,其后人踵而辟者有三园:曰力;曰掌;曰趾。时贤诗画亦多有,不及琐载。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