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
周
六国相苏秦墓 在县西二十里芦院堡。唐张巡有《苏秦墓》七绝一首:“沙埋古篆折碑文,六国存亡事系君。今日凄凉无处说,乱山秋尽有寒云。”清吕履恒有《苏秦墓》七古一首:“断碑日落黄沙起,武安君墓临秋水。我亦秦关裘敝人,古国重来吊苏子。负郭无田憔悴时,笑杀洛阳轻薄儿。洹水约成受相印,诸侯拱手听盟词。丈夫富贵亦何有,快意应塞他人口。锦纯白璧重鸿毛,路人亲戚皆奔走。六国存亡在一身,当时亦是英雄人。若非刺骨求闻达,万古谁知地下尘。”按:洛阳巩县均有秦墓。
秦
上卿甘罗墓 在县东八陡山。明正德、清嘉庆间,邑令申伟、徐秉懿均为立石。清吕履恒有《甘罗墓》七古一首:“男儿老至无成居牖下,不如辩士纵横者。三尺残碑书上卿,甘罗姓名闻朝野。洛阳富贵多少年,先秦文字几人传。萧萧短发驱羸马,羞过甘罗古墓前。”按:山东《荏平县志》云:“甘罗墓在县北七十里许。罗,秦上卿,祖茂仕秦武公,出奔于齐,葬于此。”又,鄢陵县亦有甘卿墓。
魏
将作大匠毌邱兴墓 在县北慕容山下。《水经注》:“皂涧水东迳魏将作大匠毌丘兴墓,二碑存焉。”俭父也,今失考。
隋
上柱国韩擒虎墓 在县西二十五里庙头村。墓前有韩王庙,擒虎祠也,村之得名以此。今龙涧村韩姓,犹擒虎后裔。清吕履恒有《韩柱国墓》五律一首:“柱国世多贤,丰碑表旧阡。将才中主识,兵法外甥传。李卫公靖,擒虎甥也。庙貌凛生气,松风吹古烟。隋宫渺何处,抔土万斯年。”
上柱国韩僧寿墓 在庙头村西北隅。擒虎母弟,墓前有碑。
唐
太史令李淳风墓 在县西二十里官庄保。《唐书》本传:“李淳风,岐州雍人,精步天历数,终太史令。”按:四川简州亦有淳风墓,见《广舆记》。
火山令袁天纲墓 在县西辛省牌南岗。《唐书》本传:“袁天纲益州成都人,善相术,终火山令。”按:直隶涿州亦有天纲墓,见《广舆记》。
驸马郑潜曜墓 在县北七十里黄坂峪。相传郑驸马坟,广四十亩,中有三塚。今无考。按:《唐书》,临晋公主下嫁郑潜曜。又按:潜曜父郑万钧亦系驸马,尚代国公主。
处士张海仙墓 在县东北二十里涧水北原。
参军权隼墓 《文苑英华》:“在新安县,权德舆撰墓志。”
庄宗雍陵 在县北七十里下坂峪。《五代史·本纪》徐无党注:明宗天成元年(926)七月,葬庄宗于河南新安县,号雍陵。《通鉴·后唐纪》:天成元年(926)秋七月丙子,葬光圣神闵孝皇帝于雍陵。胡三省注:雍陵在河南新安县。清雍正、嘉庆间,知县于学谦、徐秉懿均为树碑。
明宗徽陵 《太平寰宇记》:“在县东北十里护驾庄。”今失考。
后晋
赠少卿王玗墓、妻清河太君张氏墓 在县北七十五里长泉村。《金石考》:新安有后汉清河郡太君志铭,乾祐三年(950)王德成撰。
宋
钱宣靖公若水墓 李《通志》:“墓在新安县西南五里,即今暖泉沟。”
殿中丞钱纬墓 《金石考》:“新安钱宣靖祠久圮。”明嘉靖年间,御史宋义望重修。版筑之初,掘土得石,为宋上柱国朝请郎守尚书王瑜撰《寿昌县君高氏志》。高,为殿中丞钱纬配。
赠太尉大同军节度杨令公墓 在县东焦家沟。杨令公墓,《旧志》不载。据元长安玄都观万寿宫希皓逸人所撰《玄元观羽士王希志碑》有云:“邑曰新安,墅曰焦家沟。其地爽垲,其水凄清,其俗敦厖询其耆彦云,此宋朝杨令公之邱陵也。有女孙杨宗宝感祖之义,居庐于此,遂入道而为观焉,其志慤质而得道。真宗祀西岳,车驾幸此,帝感其孝诚,赐“玉虚散人,云云。”按:碑于清光绪六年(1880)夏,为焦姓掘土所得,今存焦沟停灵观,文撰于元中统元年(1260),即宋理宗景定元年也。想理宗时,去令公世未远,令公邱墓暨宗宝事实,必能得其确。又:停灵观为玄元观别称,相传令公归葬时曾停柩于此,因有此称。至今犹为停灵观云。又《宋史》本传:令公子延昭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及卒,帝嗟悼之,遣中使护榇以归,河朔之人望柩而泣。今河朔诸县不闻有延昭墓,必归柩祔葬于令公无疑也。
元
忽哥儿墓 在县西克昌村东北里许。其墓碑民国二十三年(1934)春为村人耕田所获。文云:“昭勇大将军佥枢密院事上轻车都尉进封忠愍侯忽哥儿之茔。奉孝男监察御史帖木儿不花立。至正三年(1341)通奉大夫郑立书。”
将军达鲁花赤珊竹高墓 在县西克昌村。有赵孟频泰定二年(1325)所书碑。
明
千户吕黑斯墓 在城北三里许吕氏祖茔。为宁陵吕新吾先生始祖。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先生裔孙永辉树碑。
伊厉王寝园 在县东北三十里魏山。今老井东岭。《明史》:“伊厉王名棒,太祖第二十五子,建文三年(1401)封,永乐六年(1408)就藩洛阳,十二年(1414)薨。”
伊悼王寝园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魏山。今马头村北原。《明史》:“伊悼王名提钒,厉王曾孙,成化二年(1466)袭封,十一年(1475)薨。”伊悼王圹志文:“王讳提钒,伊安王之子也。母妃张氏,景泰二年(1451)十一月二十二日嫡生。成化二年(1466)五月初七日册封为伊王。成化十一年(1475)正月初二日以疾薨,享年二十五岁。妃马氏,河南登封县主簿清之女。讣闻,上辍朝三日,遣官致祭,谥曰悼。命有司治丧如制。皇太皇及在京亲王、文武衙门皆致祭焉。以成化十一年(1475)二月初九日葬于魏山之原,惟王宗室至亲,茂膺封爵,正宜安享富贵而寿年不永,岂非命耶!用述其概,纳之幽圹,以垂不朽云。”伊悼王妃圹志文:“妃马氏,河南登封县主簿马清之女。成化五年(1469)五月初一日,册封为伊悼王妃。弘治七年(1494)十二月二十九日以疾终,享年四十二岁。讣闻,上赐祭,命有司营葬如制,圣慈仁寿太皇太后、皇太后、中宫、在京亲王,皆遣祭焉。以弘治八年(1495)四月十七日葬于魏山之原。於乎!妃以淑德,作配亲藩,享有荣封,富贵兼备,胡不永年?可伤也夫。爰述其概,纳诸幽圹,用垂不朽云。”
王烈妇郭氏墓 旧在城东门外路南文峰山麓有祠。清宣统元年(1909),建筑洛潼铁路,经知县曾炳章移葬路北,建拜殿三间。
御史宋恒墓 在县西北白墙村。旧志以此墓仅传其姓,难以深考,列在宋前。今按:清光绪间,土人因掘地见棺,知为明给事中宋恒墓,故列次于此。
理学邱凤墓 在县西三十五里方山之阳。
理学孟化鲤墓 在县东一里函谷关北原。
赠左都御史吕孔学墓 在县南玉屏山下。墓前翁仲、石麟犹存。
吕忠节公维祺墓 在县东函谷关北原。墓前有御祭碑。
邑令陈显元墓 显元蕲州人,明季殉难于铁门砦。土人负土成坟。康熙间还葬故里。邑人感其义,虚垄犹不忍废云。
都司李所问墓 在县西北七十里关址。父嘉时墓在高庄。清吕兆璜等表其墓。
清
邑令佟希圣墓 希圣调任迁江卒于官。邑人迎葬县东北二十里王府庄。至今人犹感慕德泽,辄望墓而拜。婿刘钰号兰谷,葬邑西北之刘庄。吕公兹书石志其墓。
汶上知县吕兆璜墓、监察御史吕兆林墓、光禄寺卿吕谦恒墓、仓场总督吕耀曾墓、长沙知府吕肃高墓 均在函谷关北原。祔葬忠节公茔域。
户部寺郎吕履恒墓、靖州知州吕宣曾墓、四川盐驿道吕守曾墓 均在县西三里桥。
兵部员外郎裴袠墓 在县西方山南麓。
理学陈愹墓 在县西北白墙村。愹,山西马邑知县。
印江知县李海观墓 在县东北五十里梁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