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

此目亦本史传立名,盖以经史饰吏治者也。凡博士之官,有功于学校者,皆入此能称职矣。或有司有学行文名,卓卓可纪者亦按时代列序其中。即如前代许令潮,本渠阳人,来莅新安。吾新之吕牧,剌渠阳,修其州志,稔知许名,遍采艺文手集不可得,仅于其故人子孙敝簏中留数纸,凡四体诗共十首,尽刊入志。峨今亦索取渠志选数首,入于后艺文卷,以光邑乘而表前徽。其它各见于本传,不琐录,凡十有一人。

凡知县三人。

许潮 韩、佟《志》云,靖州举人,嘉靖二十年任。又[按]《靖州志》云:字时泉,出忠烈宋以方门下,风流洒落,博洽多闻,言根经史。当任新安知县时,犹手不释卷,著有《易解》,《史学续貂》等集。又作《太和元气记》诸词曲,至今人犹艳之,《靖州志》列入文苑。

卢大经 韩、佟《志》云:余姚举人,嘉靖三十六年任,修学宫、号房,凿城引芝泉入泮。[按]:学校载,建名宦、乡贤二祠。城池载,创建东西两月城并楼。

马应兆 韩《志》云:云南举人,万历三十七年任。[按]:佟《志》云:修县志。今亦无传本,想所引旧志即其遗耶。

国朝

知县六,教谕二,凡八人。

俞逊 韩、佟《志》云:莆田进士,顺治十三年任。[按]:城池载,修东西两月城。又韩《志》中王序云:邑侯俞访求旧志,仅存其半,约略补缀,佟又订而刊之。味此言,则俞君之经营于邑乘已在先,讵可没耶。

罗万里 韩、佟《志》云:桐柏人,顺治十年任教谕。清毅有为,民间有利害,辄陈于县官,百姓德之。去任日,父老遮道感泣,士子争送恐后。[按]:其功德所著,宜入茂绩,又以其官属博士,士子之感载必更深,故仍编入此目。

韩佑唐 韩《志》载:孟县举人,康熙二十五年任。[按]:韩君所修之志,流传至今而名下并未声叙,或引嫌自逊,以卷首已列衔名,故不须复也。今峨亦仿例为之。又学校载,君尝捐置文庙礼乐诸器,今不可考,邑人尝立颂德碑于涧河之东道旁。

陆师 据刘《志》云:归安进士,所在多异政,民畏而怀之。政暇即课诸生业,刊有《东垣课士录》行世。[按]:陆字麟度,康熙四十六年任,以丁艰去任,后补仪征,终御史。著《采碧山堂制艺》前后二集。初乡举亚元,犹以不得第一人为憾。时与储中子六雅兄弟齐名,尝语新师生曰:吾之诗须让梦月岩一筹,若制艺当在瑜、亮间也。课士录亦间有拟笔,其时如游乔、陈睿生、敬生陈僖、王大翰、大士、于哲、关思聪、韩鼎辈皆拜下风,心悦而诚服之。又尝有穷惫老生吕宫会,因逋赋经年,须追。至堂上,自言其读采碧堂文,不能释手,遂愆赋期,如高凤之守麦失麦,实不自觉也。陆笑问所读何题,生刺刺三五首,止曰:『汝得无饥乎?』进食之,周以数金,俾完帑从仍可度岁,至次年腊又复然。又尝杖毙积匪李国裕,时以和奸到案者。去任时兼摄洛篆,由洛归至慈涧镇,饭店中驻三车,男妇十余人。陆略耳目之,召一男子问所由来,旋以一妇质之,觉其语塞,命随至新堂。陆以麻衣冠坐阶下,杖两人,众皆伏辜,呼青天。坐以掠卖之罪,妇女悉关质归其家,各姓名里居详本卷中。此二事至今犹艳称之。又尝创立陈公祠于东关,移还文庙前二石狮,扩两庑为九间,移建名宦、乡贤二祠于戟门左右,功亦伟矣。而其所自信者,则在文学,且经术之饰治者甚难,其人故论次入此目。有去思碑,在东关陈公祠前。

冯宗班 据刘《志》云:真阳拨贡,康熙五十一年任教谕。[按]:冯字定远,历任颇久,诲迪有方。雍正初,新邑举孝廉方正三人,贤良方正二人,皆出其门下。归老日,数百青衿珑石于儒学门左曰:冯夫子敷德肃教士子感戴碑。如斯人,洵称斯职矣。

王元蘅 据刘《志》云:上元进士,雍正二年任,果毅明敏,民皆感戴。[按]:城池载,重修东南门,易迎秀故额曰璧联,又添建此门二月城,分东西出入,中以障蔽涧流。举行保甲,著保甲册一卷,甚有条理次第,上官颁行通省。奉文建先农坛,修建墩堡、营房,并劝捐社谷若干石,分城乡六所立仓。又尝修葺文庙,并制两庑各木主如式。其平居尝游览海市,寻潮水名山,以太史公文章自命。初下车,观风,以乞免新安开垦永不升科议命题,仍选其尤者进府志。每月课锡赉甚厚,又举行宾兴大典,士林荣之,于冉季言卜间想其品,则入民之深不如士也。君字符躬,著有《观风图》,编诗古文集。致仕后犹操选政,与修江淮间诸志乘。

吴琤 光山举人,乾隆十八年任教谕。尝修明伦堂,课士之暇,赋诗鸣琴,意致潇洒不凡,升兴化知县。

周埙 龙泉进士,字冰鹤。乾隆二十七年九月,由渑池令来署新篆,仅匝月。竭力修筑水败之城阙一十二段,段或寻常倍蓰不相等。既竣工归渑,百姓群思,为借恂举而新,非题调之额缺碍,不敢渎。陈其经营城垣,事半而功倍,实可厕于茂绩,但以君五日京兆,恐蹈阿好之嫌。新士子素诵君诗文,及迎銮维扬,节烈诸刻本,心往神怡,不啻若自其口出,因合词声请载儒林。君今又调繁鹿邑矣。此志每脱稿,辄数百里一相质,而赏晰亦实惬意舆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