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绩增
茂绩者何?表其功之大者也。此中非尽以才胜,而才尤显著,事皆关于世教民生,宁一手一足之烈乎!其或以文吏建武功,似高循良一筹。而细按其时会之所迫,功名之所成,则又令人触愿良不愿忠之想。譬如文闱中定元以识以养,魁则以警以奇,从未有言魁度元才者。故姑置此一席,以比于乡饮之馔位。计凡十三人,韩、佟《志》所载,建学葺城者,得其入二张二刘三王一傅。又据去思碑补一人曰颜,后来继任者四:曰裘、曰钱、曰刘、曰龚。裘、刘皆立有丰碑。龚以办军需得民心,钱乃以平治乱民立功者,其事各详本传。
元
县尹一,主簿二,凡三人。
张臣泽 韩、佟《志》云:至元间,为新安尹,徙建儒学。[按]:学校载,至元三十年,由县治东徙建于东门内今地。
刘士观 韩、佟《志》云:为新安主簿,建儒学讲堂。[按]:韩、佟学校志无讲堂,想即爽堂之故名也。
张礼 韩、佟《志》云:真定人,至大间为新安主簿,置学田。[按]:此项学田今失考。
明
凡知县六人。
刘登 韩、佟《志》云:江陵举人,嘉靖三十年任,重修县城。[按]:城池载,嘉靖三十三年重修正南门,又创建东南门、聚奎楼。
王州 韩、佟《志》云:灌阳举人,嘉靖三十八年任,修东西社学。[按]:学校载,王之社学曰敬、曰信,又于嘉靖四十年置学田三百五十亩,勒石学宫。
王训 韩、佟《志》云:浚县举人,嘉靖四十一年任,修城、修县志。[按]:城池载,添修墩台铺舍及东西月城楼,西门外石桥。又公署载,重建大堂、仪门、谯楼。学校载,重建大成殿。惟所修《志》本无传。
王铉 韩、佟《志》云:吉水举人,万历四十三年任,创修北砖城。[按]:城池载,自寺巷门至东北门,属王修,约在百丈。而内刘继修,则自东北门至东门,止其丈尺仅半于王也。考艺文吕忠节记云:经始于四十六年四月,迄今年秋功成,北至超云门,东抵奎峰,总计高二丈五尺,长二百四十丈。是役计费不赀,皆公自捐省,不烦公,不累民,公之贻于吾邑者侈矣。又云:适予北发有日,弟子孟化鲸、张君德、刘定国来访予征记,因予戎装不遑从事,及盟津阻冻,方克属草。意此时工未及竣,因忠节北发在即,故诸君子预为请记,所以记中丈尺及东抵奎峰之语与前后王刘所修起止不甚相符。而王君经始之德心未尝不广,再即其临去泣别之言,一思至今,犹历历如绘也。[按]:佟《志》于城池注载:工未竣报升,且曰:吾子济幸登乡榜,倘莅此土,有以副吾愿矣。初于城池卷节删之,今特补叙于兹。又记中超云门,即寺巷之别名,俗亦呼为西北门云。
傅明远 韩、佟《志》云:孝义岁贡,崇祯六年任。[按]:傅之留泽于新,莫大于崇祯九年增修砖城一事,而其中尤关要害者,莫大于创拓北新城。若聚奎门虽亦费整饬,易旧额为迎秀,其工力仅分属万一。后于雍正间,王元衡又整建,易曰璧联,而迎秀故石至今犹存。甘棠勿败之意,即小可知。溯自王、刘易砖而后,百余丈已非土垣,其高各二丈五尺。傅则周围统砌,高如上数,由东门折南转西而又入北,凡五百七八十丈。至慕容山新城之筑,亦如三面月城,然而以东之北斗,便其出南之超云,便其入西北,巩固以为守峰巅,树楼以为望。忧深智远,收地利以补天时,以济人和,厥功伟矣。佟《志》注引吕忠节夙言曰:安得有力者移北城于山巅乎!于是同傅公佥谋于绅士,忠节独领筑北城之半,义士陈明英、张文明、义民韩复本,各协修数段,逾月而竣。又于城池书后云:慕容山俯瞰县治,吕、傅二公移北城之址,而新于山巅者,洵相便宜,得地理之妙略也。奈明季天灾流行,沟填饿殍。闯贼一陷,雉堞悉平,迄今颓垣败壁,莫能更新以备资捍御。幸圣威绥靖疆宇,而四境谧宁,不然何恃以无恐?噫![按]:此时流寇仅平雉堞,尚无毁其门,败其基,佟已叹惜痛恨之若此,忍更出流寇下哉!吕忠节固官新,居新之人所极仰止者,今以傅令并赞同尊,即其人可想见矣。呜呼,伟哉!
颜日愉 字华阳,上虞举人,崇祯初知叶县,有惠政,为上官劾罢。部民争诣阙讼冤,乃获叙用。后为静宁知州,剿猡贼有功,迁开封同知,又晋南阳知府,以死难赠太仆卿。详[明史]列传。崇祯九年,由开封同知署新篆,修通济门城楼,见城池志。士民为立去思碑。
国朝
凡知县四人。
裘兴祖 字念庵,顺治丙戌加科举人,康熙二年任。在治年余,惠政多端,去之日,邑人立碑于东门内八蜡祠前,曰钱塘裘公遗爱碑。
钱汝駜 据刘《志》云:太仓贡生,由教授康熙四十九年升任。果毅有为,平宜阳土寇有功,擢主事。[按]:钱字长黄,素柔嘉信佛,日常限时刻拜斗,政不烦苛,乐与民休息。于退思堂西,构精舍题额曰:息宁,意蔼如也。人初以文吏易之,及宜阳乱民亢珽、亢珩以拒捕结连渑池李一宁等,拒匿山寨自固,人莫敢入。闻官兵将至,即四散走,颇肆焚掠,北及新界之曹村、纸房一带。钱守御有方,民得安堵,又率健丁壮快戳力缉捕,生获一宁并其家属及元凶亢珽缢死之尸,一时风鹤俱定。其迫胁诸良民,先事谕令首免,给免死牌为信,所全活以累千计。详载其《洛西平寇纪略》一卷及《梦月岩集·渑池谣》乐府中。邑人尝立石通衢,曰:钱公廉能慈爱士民均感碑。初升授户部主政,后迁长沙知府。
刘梦柱 据刘《志》云:庆云举人,乾隆四年任,续修县志。[按]:修志之官,宜入儒林。刘任内又有详免浮粮一案,蒙豁浮粮六百八十余两,士民立碑纪之,此事与佟可继美。又闻其时抚军方伯皆豫悉新安、孟津有此苦,刘乃如命办,请与孟津得同邀旷典。嗟!嗟!即此功亦不小矣。
龚士模 营山进士,乾隆二十四年由陕州来署。字仪可,经术湛深,决断如流。适有军需供支,不卑不亢,既三五居邑民初不知也。尝路遇一被裘者,曰:此盗也。怀中果藏有锥翦利刃。满杖之,其人遂由此改行。宜邑有假命居奇一事,请君代验,立察其奸,具详销案,一时惊为神君。其它政多不胜书。去之日百姓方珑石道左,为君立颂德碑,力止之乃去。旋升云南府。百姓皆引领望君复来豫,如稽、胡二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