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蜡

八蜡之神,皆为农而设,一曰先啬,古之始为稼穑者也。二曰司啬,修明啬政,而润色之者也。三曰农传,是业以授我者也。四曰邮表,啜啜井田间道,即所谓阡陌也。邮表者,谓画疆分理之人也。五曰猫虎,虎能食田豕,猫能食田鼠,鼠豕皆害吾稼者也。六曰坊,谓昔为堤坊之人,使吾御水患者也。七曰水庸,谓昔为沟洫之人,使吾为旱备者也。八曰昆虫,祭其除昆虫者也,此与猫虎同义,先儒或易为百种,亦日百谷,似可不必,前代多行之於腊,今随春秋上戊之日致祭,一切缕悉于后。

庙制

正殿一间,门楼一座,围墙一周。在县东门内,南向。

神位

共八主,主式惟先啬谓若神农,应同先农尺寸,余七主同山川城湟。其神号已见上小序,今相沿塑像,未更立。

祭期

旧用腊月八日,今相沿用春秋上戊日,於社稷、神祗坛祭后至此行礼。

祭品

用少牢,与文庙两庑之一案相同。

仪注

正祭日穿补服,吹手作乐,礼生领承祭官至盥洗所,盥洗毕引至行礼处立。唱:迎神,各官行二跪六叩首。礼毕。唱:行三献礼。又唱:诣酒尊所注酒。礼生执爵引承祭官诣神位前跪,献帛。献爵。连三献。读祝文毕,行一叩首礼。兴。复位。唱:送神。各官仍行二跪六叩首。礼毕。唱:读祝者捧祝。司帛者捧帛。诣望瘗所。望瘗礼毕。退。此雍正十年奉省颁者,其中献帛、献爵之先,无跪礼,即文庙亦然。按:会典仪注,皆先献讫而后跪。跪后只有叩节,无献节,故诸祭皆立,献注礼者多失之。

祝文

曰:兴农之利,除农之害,各有攸司,万世永赖。亦省中旧颁者。

祭费

额编春秋二祭银四两。按:赋役志载、征熟实银五钱九分二厘九毫,其补荒之数,祥见社稷末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