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野订
辨野分星,所以观天象,察妖祥,以尽人事者也。历代史书以迄郡国州县莫不具载,第相沿为具文,又以蕞尔一邑,不及天宿之分杪,故旧编略也。按:新之地于九州属豫,于封疆属周,今广搜群书,凡三垣列宿,有关于豫与周者,悉采入之,并纪占候,绘星图为中土存天文之据。譬如太仓一粟,大海一勺,一粟一勺无可指,不得不举仓与海以实之也,前二志原文仍列首,以存其概。
旧《志》:新安在《禹贡》豫州之域,晋《天文志》自氐五度至尾九度为大火,于辰在卯,宋之分野,属豫州。《通志》新邑地属周,自洛邑负大河之南,西至函谷,为柳星张在午分野。按旧《志》,氐房心苍龙也。《通志》柳星张朱雀也,在卯在午分野殊方,仅备录以俟高明者详之。以上俱佟《志》。按:佟引旧《志》云云,想其时明《志》遗本猶存。又王序中有俞令访求旧志,仅存其半之语,至韩令时已不可复得,今更从无搜罗矣。
查《广舆记》,新安属豫地,则天文属柳星分野矣,《通志》为是。韩《志》按:柳星,星字当作宿字,与明史专属柳宿之说相合,详见后。
星躔分野考 补
《尔雅》味谓之柳。注:味,朱鸟之名。柳鹑火也。注:鹑,鸟名,属南方。按:味,宋中兴《天文志》作喙。
《周礼》保章氏注:鹑火,周也。
《史记天官书》:柳七星,张三河。按:七星即星宿,单言星者省文。
《汉书地理志》:周地柳七星张之分野也。
魏太史令陈卓:柳七星、张周,三河、弘农,入柳一度。
《后汉书·郡国志》自柳九度至张十六度,为鹑火之次。
《春秋·元命苞》钩铃星别为豫州。《星释》:二小星在房阴道之东。按:今西历钧铃作一星。
《晋书·天文志》河南八:七星三度。
《唐书·天文志》柳在舆鬼东。七星系轩辕得土行正位,中央象也,河南之分。自鹑首踰河戒东曰鹑火,得重离正位,轩辕之祗在焉。其分野自河华之交,东接祝融之墟,北负河南及汉,盖寒燠之所均也。
贾公彦《疏》:豫州属摇光。按:摇光一作瑶光,去极三十五度。又曰:部星曰应星,曰招摇。
皇甫谧《帝王记》:瑶光月主之,豫州属焉。
明《大统历》:周分三河,起柳四度,止张十四度。按:明史作止张十五度。
《明史·天文志》:柳四度,至张十五度,鹑火之次也。与汉书异,宜从明史。河南之河南府陕州皆柳分。北极出地,河南三十五度。十二宫黄道经度。鹑火柳宿一五度少弱,星宿一二十二度少弱,鹑尾张宿一初度半强。黄道纬度柳南极一十二度少弱,星南二十二度半弱,张南二十六度少弱。赤道经度鹑火柳一百二十四度半强,星一百三十七度少强,鹑尾张一百四十三度少弱,赤道纬度柳北极七度弱,星南七度弱,张南一十二度半,赤黄道宿度周天三百六十度。每度六十分。赤柳一十二度零四分,星五度四十八分,张一十七度一十九分。黄柳一十六度零六分,星八度二十三分,张一十八度零四分。赤道交宫宿度张六度五十一分,入鹑尾。黄道交宫宿度星七度五十一分入鹑尾。
《星经》:星鸟之度一百一十,为鹑首、鹑火、鹑尾之次,当未午巳之辰。王奕曰:师旷《禽经》:鹑,凤也,赤风,谓之鹑。盖风生丹穴,鹑又凤之赤者,故南方七宿取象焉。柳为鸟喙,星为颈,张为嗉,故谓之鹑火。填主嵩山豫州。
《天文别录》:镇星,主嵩山豫州。
明《天正论》:填星主中国,周三河。《古今星释》五行:土曰镇星;五方,土中央。按:三河天地之中,故镇星主之。中兴天文志:镇,静也,五星之行镇星最迟,二十九年而一周天,故以为镇也。亦作填星,岁填一星,故谓之填。又按:《明史·天文志》:填星,形如瓜,两侧有两小星如耳。
《天中记》:豫州属上台。汉《天文志》:魁下六星,两两而北者曰三台。《晋志》:六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次二星,曰中台;东二星,曰下台。史记:台作能。按:上台二星,起文昌,下距北星去极八十三度,入柳宿七度。一曰秦阶,天之三阶。又秦阶六符,谓六星之符验也。今西历上台二星外增一星。
《图书编》:招摇主周。卦配坤乙,地分周壤,故河南三河之俗,多忠良少奸诈。
《通志》:三河之域,于河南府为洛阳、巩、偃师、孟津、新安、渑池、宜阳、登封、嵩、永宁。摘录
《续府志》按:河南所分,在周三河所属,不止周三河也。摘录
占侯考 补
《周语》:武王代殷,岁在鹑火,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
《史记·天官书》:嵩高三河之郊,气正赤。
《汉书》:光武建武十年十二月己亥,大流星如缶,出柳西南,行入轸,且灭时分为十余道,如遗火状。须臾,有声隐隐如雷。明帝永平八年六月,长星出柳、张三十七度,犯轩辕,刺天船,陵太微,气至上阶,凡见五十六日去。原注:柳,周地。是岁多雨水。
《晋书·天文志》:周云如车轮。
《明史·天文志》:嘉靖四十三年四月庚子,岁星、填星、荧惑、大白聚于柳。崇正九年已亥,太白犯岁星于张。
《象纬考》:柳八星十四度,土星也。其北六尺为日月五星中道。甘氏云:主饮食、仓库、酒醋之位。酒旗三星在轩辕右角之南,酒官之旗也,宴享饮食。
步天歌 五十二句
中宫北极紫微宫,北极五星在其中。大帝之坐第二珠,第三之星庶子居。
第一号之为太子,四为后宫五天枢。左右四星是四辅,天乙太乙当门路。
左枢右枢夹南门,两面营卫一十五。上帝少尉两相对,少宰上辅次少辅。
上卫少卫次上丞,后门东边奉赞府。门东唤作一少丞,以次却向前门数。
阴德门裹两黄聚,尚书依次其位五。女史柱史各一户,御女四星五天柱。
大理两黄阴德边,勾陈尾指北极颠。勾陈六星六甲前,天皇独在勾陈裹。
五帝内座后门是,华盖并杠十六星。杠作柄象花盖形,盖上连连九个星。
名曰传舍如连丁,垣外左右各六珠。右是内阶左天厨,阶前八星名八谷。
厨下五个天棓宿,天床六星左枢在。内厨两星右枢对,文昌斗上半月形。
稀疏分明六个星,文昌之下曰三师。太尊只向三师明,天牢六星太尊边。
太阳之首四势前,一个宰相太阳侧。更有三公相西偏,即使伭戈一星圆。
天理四星斗里暗,辅星近着闿阳淡。北斗之宿七星明,第一主帝名枢精。
第二第三璇玑星,第四名权第五衡。闿阳摇光六七名,摇光左三天枪红。
步天歌 二十四句
上元天庭太微宫,昭昭列象布苍穹。端门只是门之中,左右执法门西东。
门左皂衣一谒者,以次即是乌三公。三黑九卿公背旁,五黑诸侯卿后行。
四个门西主轩屏,五帝内坐于中正。幸臣太子并从官,鸟列帝后从东定。
郎将虎贲居左右,常陈郎位居其后。常陈七星不相误,郎位陈东一十五。
两面宫垣十星布,左右执法是其数。宫外明堂布政宫,三个灵台候云雨。
少微四星西南隅,长垣双双微西居。北门西外接三台,与垣相对无兵灾。
步天歌 二十七句
下元一宫名天市,雨扇垣墙二十二。左垣魏赵及九河,中山与齐吴赵继。
徐与东海并燕星,南海宋国左十一。右垣河中及河间,晋郑周秦蜀巴次。
梁楚相连以至韩,天市右垣十有一。当门六个黑市楼,门右两星是车肆。
两个宗正四宗人,宗星一双亦依次。帛度两星屠肆前,侯星还在帝座边。
帝坐一星常光明,四箇微芒宦者星。以次两星名列肆,斗斛帝前依其次。
斗是五星斛是四,垣北九个贯索星。索口横著七公成,天纪恰似七公形。
数着分明多两星,纪北三星名女床,此座还依织女旁。
步天歌 三句
八星曲头垂似柳,
近上三星号为酒,
享宴大酺五星守。
步天歌 五句
七星如钩柳下生,
星上十七轩辕形。
轩辕东头四内平,
平下三个名天相,
相下稷星横五灵。
步天歌 六句
六星似轸在星旁,
张下只是有天庙。
十四之星册四方,
长垣少微虽向上。
星数倚在太微旁,
太尊一星直上黄。
步天歌 十六句
女宿四星主嫁娶,十二诸国在下陈。
先后越国向东论,东西两周次二秦。
雍州南下双雁门,代国向西一晋伸。
韩魏各一晋北轮,楚之一国魏西屯。
楚城南畔独燕军,燕西一郡是齐邻。
齐北两邑平原君,欲知郑在越下存。
五个离珠女上星,败瓜珠上瓠瓜生。
天津九个弹弓形,奚仲之侧扶筐星。
填星图即镇星,七政之一,为中央,为季夏,为土。于人:五常,信也,五事,思也。常以甲辰元始之岁,填行一宿,二十九岁而一周。《天星经》曰:主嵩山、豫州。
填
明史:七政各有一重天,其天皆不与地同心,故其距地有高卑之不同。其最高最卑之数,皆以地半径准之。填星最高,一万二千九百三十二;最卑九千一百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