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植物动物
第一节 植物
新安地处北暖温带南沿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暖温带植物区系。西北部山地以落叶栎树为主植物片;广大丘陵川区有“四旁”落叶乡土树种、成片人工造林及果木树植被。大面积植被以乔、灌木及荒草为主。全县森林覆盖率为 12.53%,林木覆盖率为 15.7%;草山草坡占总土地面积的 10.03%,主要为草丛类、灌丛类、疏林草灌类、林间草灌类植物片,80%以上分布在西北部中低山区。耕地占总土地面积的 35.8%,基本是以小麦、玉米等为主的二年三熟栽培植物片。境内主要植物可分以下五大类:
一、农作物
(一)粮食作物 夏粮以小麦为主,另有大麦、仁麦、豌豆、扁豆等杂粮。其中仁麦、扁豆等夏杂粮,因产量太低,近年很少种植。秋粮以玉米、谷子、红薯为主,近年引种有少量水稻、旱稻;杂粮有高粱、秫稷、荞麦、豆类等。豆类包括黑豆、白豆、绿豆、小豆(白、红两种)、大豆(黄、白、绿、黑等种)、豇豆、曼豆(长豆)、蚕豆、羊眼豆等。
(二)经济作物 主要有棉花、烟草、线麻(分夏麻、秋麻两种)、苘麻、荨麻、红麻(新引进)、西瓜、甜瓜(俗称香瓜)、打瓜、哈密瓜、地肤(扫帚苗)等;近年新引进有少量甘蔗、甜叶菊、草莓、非洲多用豆等。
(三)油料作物(亦属经济作物) 主要有花生、芝麻、蓖麻(大麻籽)、油菜、向日葵等(棉花、线麻的副产品棉籽、麻籽,也是油料)。
(四)蔬菜 传统菜类有白菜、萝卜、胡萝卜(俗称红萝卜)、菠菜、芹菜、达菜、大青菜、大葱、韭菜、大蒜、莴苣、立芥、小芥、蔓菁、芫荽(香菜)、辣椒、茄子、南瓜(俗称倭瓜)、冬瓜、黄瓜、菜瓜、搅瓜、丝瓜(嫩果可食)、葫芦(即甜葫芦,嫩果可食)、菜豆、眉豆,茶豆、山药、姜、金针(黄花菜)、银条、竹笋等;引进菜类有番茄(俗名西红柿)、马铃薯(土豆)、洋葱(葱头)、西葫芦(笋瓜)、四季豆、西番豆、包菜、麻叶白菜等;人工培育的有蘑菇、平菇、木耳等。
二、林木
据统计,全县现有 2000 多个树种,主要可分为:
(一)用材林木 以桐、杨、柳、槐、楸、椿、楝、榆、栎等为大宗。其中栎树主要分布在县西北部中山区,有栓皮栎、青冈栎、小叶青冈、槲等多种;其余树种遍布全县。其中有不少为新引进品种。如泡桐,有兰考桐、豫林 1 号、豫杂 1 号、豫选 1 号、南京白花、湖北白花、泰安白花、上海白花、山明、大果、川桐,毛泡桐等多种;杨有毛白杨、箭杆杨、加杨、沙蓝杨、大官杨、北京杨、意大利 69、72、63、45、214、日本白杨、波兰 15、念珠杨、德杨 272 等多种;松有油松、黑松、白皮松等;榆有白榆、千金榆、暴榆等,柏有侧柏、园柏等;柳有水曲柳、旱柳、垂柳、柽柳、龙爪柳等;槐有国槐(白槐、黑槐)、刺槐等。此外还有臭椿(白椿)、红椿(香椿)、梧桐、法国梧桐、五角枫、三角枫、梓树、水杉、山合欢、棕榈、化香、黄檀、黑檀、银杏(白果树)、牛荆木、紫荆木、悬铃木、君迁子、复叶槭等多种。其中较珍贵者有白皮松、黑檀等。
(二)经济林木 乔木类有漆树、杜仲、皂角、花椒、乌桕等;木本油料有油桐、黄楝(药子树)、核桃、椋子、文冠果等;纤维树种有桑树、构树等。其中较名贵者有乌桕、杜仲等。
(三)果木类 有苹果(优良品种有富士、秦冠、国光、黄香蕉、红香蕉、青香蕉、红玉、祝光等),桃(引进品种有岗山白、调枝白、黄金水蜜桃、栾川猕猴桃、蟠桃等),梨(引进有砀山梨、孟津梨、秋落白、马蹄黄,雪梨等),杏(引进有仰韶杏等),柿子(良种有摘家红、阳光红、水茶黄、牛心、盖柿、无核柿等),枣(引进有灵宝圆枣、新郑灰枣等良种),柑桔(引进有平顶山一号、新县碰柑、龟井、宫川、金桔、佛手、济源蜜桔等),以及葡萄、樱桃、石榴、李子、红果、木瓜、木梨、拐枣(即万寿果)、无花果、乌梅、树莓等。野生果木有野山楂、橡子、酸枣、沙梨、杜梨(棠梨)、板栗、榛子、山葡萄、软枣、郁李、洋桃、沙棘等。其中较著名的有独树樱桃、峪里无核柿等。
(四)灌木类 人工培育的有白蜡条、簸箕柳、紫穗槐等;野生的有荆条(黑荆、黄荆)、山桃条、胡枝子、枸杞、黄栌柴、黄花条(连翘)、六道木、石棚子、钱荆榆、羯刺、土木、苇茅等。
此外还有属于禾本科的竹、苇等。
三、观赏植物
(一)木本花卉 有牡丹、梅花、月季、海棠、夹竹桃、洋樱桃、朝天菽、木槿、迎春、桂花、合欢、爬墙虎、茉莉、玫瑰、蔷薇(刺玫)、杜鹃(映山红)、石楠、百日红、白玉兰、广玉兰、冬青、栀子、紫藤、紫荆、扶桑、龙柏、花柏、孔雀柏,黄云柏、撒金柏、桧柏、凤尾松(即铁树)、一品红、夜来香、木香、米兰、四季果、龙爪槐、雪桧、蜀桧、海桐、碧桃、茶花、四季桔、红叶李、樱花、大叶黄杨、小叶黄杨、金心黄杨、瓜子黄杨、雀舌黄杨、金边黄杨、花石榴、番茄树等。
(二)草本花卉 有芍药、菊花、鸡冠花、凤仙花(指甲草)、百鸟朝凤、兰草、仙人掌、仙人球、仙人鞭、仙人指、仙人山、仙人瓜、仙人葡萄、牵牛、石竹梅、文竹、虞美人、绣球、粉豆花、蝴蝶花、水仙、美人蕉、覆盆草、大丽花(西番莲)、倒挂金钟、玻璃海棠、四季海棠、三叶草、白玉簪、并蒂莲、含羞草、露水草、令箭荷花、六角掌、莲花掌、珍珠塔、葱莲、吊兰、羽衣、金边龙舌、景天、射干等。
四、中草药
全县已查明药用植物资源 240 种,其中野生 216 种,人工栽培 24 种。重点产于曹村、石井、峪里 3 个乡。优势品种有南山楂、连翘、二花、牡丹、生地、白芍、党参、热参、天花粉、防风、槐米、柏麦、酸枣仁等;较珍费的有天麻、百合等(详见《文化编·医药》)。
五、野生杂草
全县已查明的野生杂草有 300 多种。主要有:白草、荩草、茅草、野豌豆、野苜蓿、小俭草、羊胡子草、削草、鸡眼草(俗称掐不齐)、茜草、冬灵草、竹叶草、山兰、黄笔草、铁杆蒿、加拿大蓬(俗称驴尾巴蒿)、黄蒿、青蒿、白蒿、老君艾、鸦葱、野菊、山韭菜、红茎马唐(俗称抓地垄)、毛马唐(叉子草)、行义芝(俗称圪巴草)、莎草(俗称马马胡子)、马耳朵草、狗尾草(俗称汪汪狗)、蒺藜、草木樨、曼陀罗(洋金花)、苍耳(茶棵)、马齿苋、麦莲子、胡皮菜、毛妮菜、灰灰菜、刺角菜(小蓟)、野银钱菜、猪毛菜、泥糊菜、苣荬菜、荠荠菜、红眼草、狗蹄芽、鬼针草(鬼圪针)、灯笼草(鬼灯笼)、野小蒜、羊角草、羊角叶、猪牙草、猪耳朵叶、龙葵(甜葡萄)、酢浆草(酸葡萄)、律草(拉拉藤、山拉秧)、麦虱子、菟丝子、大菟丝子(俗称老婆筋)、野苋、土生地(蜜蜜罐)、燕麦、芦藜葱、老驴干粮、毛圪狸豆、猫眼草(猫儿眼)、节节草(圪节草)、红蓼(水红花)、水芹菜、水浮莲等。其中曹村、石井、峪里等乡有山地草场 1 万多亩,为天然牧业基地;其他丘陵、河谷、川地的地头田间,杂草种类繁多,除部分可作饲草或药用、食用外,多数为农田害草。
第二节 动物
主要动物可分为家养、野生两大类:
一、家养动物
(一)家畜
大家畜有牛、马、驴、骡 4 种,以牛(黄牛)为主,遍及全县。其余马属动物因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已为数不多;惟小毛驴因可用于拉架子车,近年有所恢复。
小家畜有猪、羊、狗、猫、家兔、貂等。其中以猪为最多,农村几乎家家喂养,其品种也日益改良。
(二)家禽
主要有鸡、鸭、鹅、鸽等,以鸡最为普遍,农村几乎家家喂养。近年发展起一批养鸡专业户,并引进一批新品种。
(三)笼养鸣禽
常见的有鹦鹉、画眉、百灵、黄莺、金丝雀(黄金翅),呱呱鸡等。新中国成立后养鸟者已少见;近年又有少量笼养。
二、野生动物
(一)兽类
传统兽类有豹、狼、野猪(俗称山猪)、狐狸、狸(俗称野狸猫)、香獐(俗称香子,雄性产麝香)、獾、山獾(俗称猸子)、水獭、野兔、松鼠、田鼠、家鼠、黄鼬(黄鼠狼)及蛇类、蜥蜴、壁虎、蝙蝠等。其中豹子、香獐等属稀有珍贵动物,因对林区的滥采滥伐和随意狩猎捕杀,近年已几于绝迹。其它如山猪、狼、狸、狐、獾之类,也日渐减少。惟田鼠、家鼠类害兽,反因其天敌猫的减少而大量繁衍,为害甚重。
(二)鸟类
传统鸟类种类繁多,尤以曹村、石井、峪里等山区为最多。主要有鹰(老鹰)、鹫(即雕、饿老雕)、鸱鸺(即猫头鹰,俗称夜猫子、咕咕鹋)、鹞鹰(铁翅膀鹞子)、乌鸦、白脖鸦、白天鹅(过境鸟)、大雁、家燕、夏鸟(俗称茶鸡、茶滴溜、吃杯茶)、杜鹃(布谷鸟)、四声杜鹃(俗称光棍捉锄)、喜鹊、灰喜鹊(俗称山麻杆)、麻雀、啄木鸟(俗称牵巴巴)、斑鸠、灰斑鸠(俗称死咕嘟)、雉(俗称野鸡)、野凫(野鸭)、鹳(俗称长脖老鹳)、鹭鸶、鸬鹚(鱼鹰)、黄莺(黄鹂、俗称黄呱噜噜)、画眉、百灵、金丝雀(黄金翅)、呱呱鸡、凤头鸟(俗称刺角子)、角角儿、连鹳油、绿绿翠、粘粘儿、鹁鸪(俗称水老鸹)、寒号鸟等。
(三)水生动物
鱼类有鲫鱼、鲢鱼、鲤鱼、鲇鱼(俗称绵鱼)、草鱼、黄鳝、青鳝、泥鳅、黄圪轧(刺圪轧)、花斑鱼(河底爬)、鲵鱼(俗称娃娃鱼);家养有金鱼等。此外有虾、蟹、鳖(元鱼)、青蛙(俗称水鸡)、蟾蜍(俗称癞蛤蟆)、河蚌、蚂蟥(蚂鳖虫)、水蛭、螺蛳等。其中畛河上游曹村乡城崖地村黑鱼沟一带所产娃娃鱼,属稀有珍贵动物,后因人为因素,已濒临绝迹。县政府已将该地列为珍贵动物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严禁捕杀,前景可观。
(四)昆虫
1.农业益虫
主要有:瓢虫(分七星瓢虫、龟纹瓢虫等)、草青蛉(分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等种)、赤眼蜂、金小蜂、食蚜蝇、胡蜂、蚜小蜂、小茧蜂、蜘蛛、螳螂、蜻蜓等。
2.农业害虫
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磕头虫)、地老虎(土蚕)、蚜虫(俗名野汗,有棉蚜、麦蚜、菜蚜、高粱蚜多种)、小麦吸浆虫、粘虫、红蜘蛛、麦叶蜂、麦秆蝇、麦茎蜂、玉米螟(钻心虫)、高粱条螟、棉铃虫、棉红铃虫、盲椿象、金刚钻、造桥虫、豆荚螟、菜青虫、菜螟虫、菜夜蛾、黄守瓜(俗称黄萤、瓜蛆)、蝗虫(分飞蝗、土蝗,俗称蚂蚱)、蝈蝈(蚰子)、蚱蜢(俗称扁担脚)、米象(俗称麦牛)、谷盗(米蛀虫)等。其中蝗虫、蚜虫等曾对农业造成大面积危害。
3.园林害虫
主要有:林蚜虫、果类食心虫、蝉(蚂唧嘹、知了)、枣粘虫、柳金刚钻、大灰象鼻虫、榆赤蛱蝶、绿金花虫、天牛(金金牛)、薄翅天牛(水虻牛)、大袋蛾(俗称布袋虫、吊死鬼虫)、椿小象鼻虫、刺槐种子蜂等。近年桐树大袋蛾为害尤重。
4.其他昆虫
益虫有蜜蜂、桑蚕、柞蚕、蓖麻蚕、蝎子、蜈蚣、土元(虼泡虫)、蚯蚓等;害虫有苍蝇、蚊子、跳蚤、虱、臭虫、细腰蜂(马蜂)、大黑蜂(俗称咕噜蜂、唧唧牛)、蚂蚁、蟋蟀、蜗牛、蟑螂、金龟甲(俗称屎壳螂)等。其中蜜蜂近年来有较大发展;养蚕则因饲料问题日渐减少。野生蝎子已不多见,而家养的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