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国民党 民国政府

第一节 国民党新安县党部

1927 年(民国十六年)9 月,国民党河南省党部派吕世清、王树滋、李一锋、郭尊贤为新安县党部筹备委员,在新安发展党员 86 人,成立区党部 4 个,区分部 12 个。11 月,召开中国国民党新安县代表大会,选举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即县党部)和监察委员会。执行委员有吕世清、郭尊贤、曹芸生、刘洽民、李一锋、刘建华、邓焕文等 7 人,候补委员介文兹、邓锡侯、高延柳等 3 人。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吕世清,组织部长李一锋,宣传部长郭尊贤,农工部长刘建华,商人部长刘洽民,青年部长邓焕文,妇女部长曹芸生代理。监察委员会委员束清汶、仝兴云、陈兆梅,候补委员董天玙,由仝兴云任常委。1928 年(民国十七年)4 月奉省党部指令,县党部停止活动。

1928 年 7 月,河南省党部委刘建华、吕世清、曹芸生、刘洽民组成指导委员会,重新办理党员总登记,共登记党员 82 人。10 月,选举第二届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仝兴云、吕世清、刘洽民,候补委员张元杰、邓焕文、郭肖庭。监察委员会委员孟宪章、邵会光、邵明轩,候补委员董天玙。

1931 年(民国二十年)7 月,选举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有吕世清、刘洽民、仝兴云、候补委员刘建华。监察委员会委员邵会光,候补委员刘笑曦。此届发展预备党员 317 人。

1932 年(民国二十一年)11 月,选举第四届执行委员会,委员有吕世清、刘洽民、仝兴云,候补委员刘建华。监察委员会委员刘笑曦、邵会光,候补委员邓焕文。

1933 年(民国二十二年)春,县党部改行干事制,设干事、书记各 1 人,刘洽民为干事,吕世清任书记。

1939 年(民国二十八年)秋,国民党县党部改为书记长制,设书记长 1 人,秘书 1 人,干事 3 人,助干 2 人,先由刘洽民任书记长,后由张斌如接任。

1943 年(民国三十二年)又改为委员制,执行委员张斌如、郭竹溪、郭英志、郭振斗,王化新、傅尚德、陈德昭等 7 人,张斌如为常务委员。监察委员曹芸生、王应桂、党晋然等 3 人,曹芸生为常务委员。县党部下设区党部 12 个,区分部 32 个,约有党员 480 人。第一区党部设在县政府,第二区党部设在县农业学校,第三区党部设在城关镇公所,第四区党部设在铁门乡公所,第五区党部设在李村乡公所,第六区党部设在磁涧乡公所,第七区党部设在五头乡公所,第八区党部设在中岳乡公所,第九区党部设在云水乡公所,第十区党部设在甘泉乡公所,第十一区党部设在刘黄乡公所,第十二区党部设在石井乡公所。

1944 年(民国三十三年)新安沦陷,县党部逃往县北山区,后被人民抗日武装击溃。

1945 年 9 月,上届执委会派王化新,郭振斗等重新登记党员,重新组建县党部,恢复执委会名称。在原组织基础上新建区党部 11 个,区分部 44 个。到 1946 年,全县党员有 1124 人。

1947 年 8 月新安解放后,国民党新安县党部垮台。书记长张斌如逃亡,后被人民政府抓获处决。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1941 年,成立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新安区队,隶属陕县分团,区队长王化新。区队部 1941~1943 年设在县立中学,1944 年设在县立一小学,1945~1946 年设在县党部。1947 年改为三青团新安县分团筹备处,设书记 1 人,主任 1 人,干事 2 人,书记王维均,共有团员 105 人。

县区队下设 10 个分队,各分队的活动区域为:第一、六分队设在县中学,二分队设在县职业学校,三分队初设在县政府,1945 年后设在县党部,四分队、五分队、十分队设在县师范学校,七分队、八分队、九分队分别设在铁门、云水、五头乡公所。

第三节 民国新安县政府

民国初年,新安县属北洋军阀政府统治。县政府称县公署,县行政长官知县改为县知事。行政机构大多沿袭清代建制。县知事以下增置县佐,为县知事的佐理,掌理县知事委办的各项事务(后废)。民国二年设帮审员,后改为丞审,并裁典史,设管狱员。县府内衙设壮、快、皂、捕八班差役,分别担任县知事护行、仪仗和缉捕、用刑、巡夜打更等事宜。当时,县以下设牌,每牌推举 3~5 人管理牌事,名曰“局绅”。由“局绅”指定 1 人奔走役务,名曰“地保”。由“地保”择取 1 人帮办役务,名曰“乡约”。

民国十六年(1927 年)以后,新安属国民党政府统治,改县公署为县政府,改县知事为县长。县政府设秘书科、公安局、财政科、建设科、教育科。民国十七年(1928 年)取消旧的八班衙役,改设政务警察。

民国十八年(1929 年)2 月,基层实行乡、镇、闾、邻制,百户以上村庄称为乡,乡设乡长、副乡长各 1 人;百户以上的街市为镇,镇设镇长、副镇长各 1 人;25 户为闾,设闾长;5 户为邻,设邻长。民国十九年(1930 年),实行区、乡、镇制,全县分 5 个区,区设区公所,置区长 1 人,助理员 1 人,雇员 1 人,区丁 6 人。

民国二十一年(1932 年),县政府设 3 科 1 局。在全县城镇和乡村推行保甲制度,10 家为甲,设甲长 1 人;10 甲为保,设保长 1 人,保丁、书记若干人;10 保以上为联保处,联保处设联保主任、文书、通讯员各 1 人(以后设经济、文化等干事)。联保归区管辖,全县设五区,145 保,1531 甲。

民国二十七年(1938 年),县政府设第一科、第二科、第三科。民国二十九年(1940 年)改为民、财、建、教、军 5 科。

民国三十三年(1944 年),日本侵占新安,国民党新安县长刘绍唐组织武装,逃往曹村、碾坪一带,与八路军对抗,后被八路军和人民抗日武装击溃,县政府垮台。

民国三十四年(1945 年)八月,日本投降。国民党委派刘洽民为县长,重新组建县政府。县政府设秘书室及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军事 5 科,并设有合作指导室、军法室、会议室。至 1948 年新安彻底解放,国民党县政府结束。

民国时期及历代行政主管职官分见表 Z—16 和 Z—17。

民国时期县政府主管职官表

北洋政府时期 知事 曾炳章 由清末连任
知事 王庚堂 字西轩,永年(山西)举人,1915 年(民国四年)任
知事 缪抡俊 字蔓人,江阴(江苏常州)举人,1916 年(民国五年)任
知事 周汝为 由丞审代任
知事 郭赓韶 字成九,高阳(山东高密)举人,1916 年(民国五年)代任
知事 汤纬强 字养心,蕲水(湖北)人,日本大学毕业,1917 年(民国六年)任
知事 白 垚 字恺之,京兆(北京)人,河南法政毕业,1918 年(民国七年)任
知事 赵 琦 字伯韩,安阳拔贡,1920 年(民国九年)任
知事 桂文衡 字子斌,光山人,1920 年(民国九年)任
知事 胡焕黻 字可雪,潢川人,1921 年(民国十年)任
知事 葛邦炳 字蔚斋,安徽合肥人,1922 年(民国十一年)任
南京政府时期 知事 余经藩 湖北人,1924 年(民国十三年)任
知事 孟宗儒 临潼附生,1925 年(民国十四年)任
知事 段景祥 1926 年(民国十五年)代任
知事 葛邦炳 1926 年(民国十五年)又任
县长 常勤铭 字子箴,栾川人,河南农校毕业,1927 年(民国十六年)任
县长 郭光裕 字重宣,新安县城关人,1927 年(民国十六年)5 月代任
县长 仙云峰 陕西人,1927 年(民国十六年)代任
县长 束清汶 1927 年(民国十六年)任
县长 吴荫棠 中牟人,测绘学校毕业,1928 年(民国十七年)任
县长 刘鸿骏 1929 年(民国十八年)任
县长 孔昭智 济源人,1929 年(民国十八年)任
县长 陈 瑛 1929 年(民国十八年)7 月任
县长 张目五 1929 年(民国十八年)10 月代任
县长 杨宗敏 1929 年(民国十八年)11 月代任
县长 李 涵 代任
县长 李润滋 开封人,1929 年(民国十八年)12 月代任
县长 李霈霖 字雨三,1929 年(民国十八年)12 月代任
县长 南奉三 字晓云,新乡人,1930 年(民国十九年)2 月任
县长 吴仲惠 1930 年(民国十九年)6 月任
县长 石宝珩 字子佩,1930 年(民国十九年)10 月代任
县长 王松岑 南阳人,湖北大学毕业,1930 年(民国十九年)12 月任
县长 张耀暄 字升初,确山县人,1931 年(民国二十年)3 月任
县长 李庚白 字慕仙,唐河县人,1933 年(民国二十二年)8 月任
县长 任振乾 字乐天,广武人,1934 年(民国二十三年)8 月任
县长 贺学海 字汇川,湖南韶阳举人,1935 年(民国二十四年)任
县长 刘茂森 字星阶,山东沂水人,尚志中学毕业,1936 年(民国二十五年)4 月任
县长 席秉章 字服五,垣曲县人,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毕业,1938 年(民国二十七年)任
县长 平家桢 义马人,1939 年(民国二十八年)8 月任
县长 刘文光 林县人,1941 年(民国三十年)6 月任
县长 刘绍唐 方城人,1942 年(民国三十一年)8 月任
县长 刘洽民 本县刘黄人,1945 年(民国三十四年)8 月任
县长 王应桂 泌阳人,1946 年(民国三十五年)3 月任
县长 薛子正 1947 年(民国三十六年)3 月任
县长 郭 质 本县铁门人,1947 年(民国三十六年)8 月任

附:新安县历代行政主管职官表

朝代 职官 姓名 备注
县令 李寿 武帝时任
县令 边允 凉州(甘肃武威)人,献帝时任
县令 牵秀 字成叔,武邑(河北)人,武帝太康时任
南北朝 太守 羊欣 字敬元,泰山南城人,刘宋时任,守新安十七年
太守 徐摛 字士季,镇江(江苏)人,梁武帝萧衍大通三年(529)任
太守 王泰 字仲通,梁武帝时任
太守 王规 字威明,临沂(山东)人,梁武帝天监间任
太守 伏暅 字玄耀,安丘(山东)人
太守 赵肃 字庆雅,洛阳人,东魏孝静帝天平时任
太守 韩擒虎 字子通,河南东垣人,北周时任
刺史 贺若敦 北周时累迁中州刺史,镇守汉函谷关
县令 张祗  
县令 陈忻 宜阳人
县令 李税 大业末任
县令 刘仁轨 字正则,尉氏人,太宗贞观十四年(640)任
县令 元瓘 云中(山西大同县)人,开元间任
县令 权胤 字幼明,天水人,开元间任
县令 裴建 闻喜人
县令 刘颜 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东南)人
县令 杨执虚 华阴人
县令 郑元直 (以上四人皆见《唐书》)
主簿 范镇 字景仁,华阴人
主簿 王韶 字子纯,德安进士
县令 安霖 明昌间任
县令 吕布 明昌间任
县令 华镇 明昌间任
县令 赵谦享 明昌间任
县令 张伸 以主簿代县令,明昌间任
县尹 范涟 中统间任
县尹 乜先贴木 中统间任
县尹 李恭 河北河间人,至大四年(1311)任
县尹 康存中 元统间任
县尹 张臣泽 至元间任
知县 丁廷举 洪武间任
知县 顾登 洪武间任
知县 魏恭 洪武间任
知县 李述 洪武间任
知县 张敏 永乐间任
知县 许泰 永乐间任
知县 甄陶 陕西铜川人,永乐间任
知县 陶镕 浙江龙游人,洪熙间任
知县 姜仪 宣德间任
知县 李春 济南人,正统间任
知县 龚问益 字仲孚,天顺二年(1458)任
知县 王洪 丰县(江苏)贡生,天顺间任
知县 赵富 山西蒲城人,成化间任
知县 许钟 普定(贵州)举人,成化间任
知县 周迪 河北望都县人,字履成,成化间任
知县 刘濬 绥德(陕西)举人,弘治十年(1497)任
知县 马贤 滑县举人,弘治十七年(1504)任
知县 陈杰 蠡县(河北)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任
知县 郑云翔 麻城(湖北)进士,正德六年(1511)任
知县 胡凤翔 扶风(陕西)举人,正德七年(1512)任
知县 冯积德 景州(河北)举人,正德八年(1513)任
知县 申伟 太原卫(山西)举人,正德十五年(1520)任
知县 杜茂同 嘉靖二年(1523)任
知县 李敩 莱阳(山东)举人,嘉靖五年(1526)任
知县 陈恪 高邮(江苏)监生,嘉靖十五年(1536)任
知县 李琯 安邑(山西)举人,嘉靖十六年(1537)任
知县 郭淳 高邑(河北)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任
知县 许潮 字时泉,靖州(湖南)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任
知县 张举 定兴(河北)举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任
知县 沈思煦 慈溪举人,嘉靖二十四年(1445)任
知县 张环溪 嘉靖二十四年(1545)任
知县 王立 建平(安徽郎溪)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任
知县 刘登 江陵(湖北)举人,嘉靖三十年(1551)任
知县 汤盘 苏州举人,嘉靖三十三年(1554)任
知县 卢大经 余姚人,嘉靖三十六年(1557)任
知县 王州 灌阳(广西)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任
知县 王训 ?县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任
知县 陆书 都匀(贵州)举人,隆庆元年(1567)任
知县 张治方 贵州举人,隆庆四年(1570)任
知县 张弦 隆庆四年(1570)任
知县 杨世卿 潞安人,万历二年(1574)任
知县 赵良 密云(河北)人,选贡,万历二年(1574)任
知县 张柏 沔阳(湖北)举人,万历四年(1576)任
知县 高谦 定州(河北)人,选贡,万历八年(1580)任
知县 马锦 成都(四川)举人,万历十一年(1583)任
知县 曾唯 富顺(四川)举人,万历十五年(1587)任
知县 张鲤 临清(山东)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任
知县 尹南璧 晋州(山西)举人,万历二十一年(1593)任
知县 焦希光 赵州(河北)举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任
知县 辛诏 字君聘,大兴(北京)举人,万历二十六(1598)年任
知县 吴可大 万历二十七年(1599)任
知县 梁永 万历二十九年(1601)任
知县 殷铨 长垣举人,万历三十二(1604)任
知县 杨补 万历三十三年(1605)任
知县 马应兆 万历三十七(1609)任
知县 邵纯谦 云南举人,万历间任
知县 王铉 吉水(江西)举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任
知县 刘懋 临潼(陕西)进士,万历四十八年(1620)任
知县 符棐 翼城(山西)举人,天启二年(1622)任
知县 解应元 贵州举人,天启四年(1624)任
知县 颜曰愉 字华阳,上虞举人,天启九年(1629)任
知县 杨四重 崇祯五年(1632)任
知县 张宗景 临桂(广西桂林)举人,崇祯五年(1632)任
知县 傅明远 孝义岁贡,崇祯六年(1633)任
知县 李玄之 通州(河北)举人,崇祯七年(1634)任
知县 苗×× 崇祯十一年(1638)任
知县 邵壮猷 朝城(山东)人,恩贡,崇祯十二年(1639)任
知县 陈显元 字长卿,湖北蕲州副榜举人,崇祯末任
知县 张君德 崇祯十五年(1642)任
知县 陈嘉猷 定州(河北)恩贡,顺治二年(1645)任
知县 赵含真 绛州(山西)恩贡,顺治三年(1646)任
知县 缪养心 顺治五年(1648)任
知县 曹国卿 锦州贡生,顺治七年(1650)任
知县 洪誉 繁昌(安徽)进士,顺治十一年(1654)任
知县 逾逊 莆田(福建)进士,顺治十三年(1656)任
知县 佟希圣 字肖若,辽东人,顺治十五年(1658)任
知县 裘兴祖 字念庵,钱塘举人,康熙二年(1663)任
知县 范𬤊 丰城(江西)举人,康熙三年(1664)任
知县 刘积庆 盖州(辽宁)荫生,康熙十二年(1673)任
知县 张绥远 广宁监生,康熙十七年(1678)任
知县 王登魁 宁远(辽宁)贡生,康熙二十一年(1682)任
知县 周锡玙 康熙二十四年(1685)任
知县 韩佑唐 孟县举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任
知县 张琦 日照(山东)贡监,康熙三十四年(1695)任
知县 陆师 字麟度,归安(浙江)进士,康熙四十六年(1707)任
知县 钱汝駜 字长黄,太仓(江苏)贡生,康熙四十九年(1710)任
知县 赵世朗 正黄旗监生,康熙五十八年(1719)任
知县 胡之栋 泾阳(陕西)副贡,康熙六十年(1721)任
知县 王元蘅 字符贡,上元(江苏)进士,雍正二年(1724)任
知县 于学谦 镶黄旗监生,雍正五年(1727)任
知县 李敬修 章丘(山东)举人,乾隆元年(1736)任
知县 康之麟 武城(山东)人,乾隆二年(1737)任
知县 刘梦柱 庆云(山东)举人,乾隆四年(1739)任
知县 孟纹祖 辽宁人,镶黄旗监生,乾隆十一年(1746)任
知县 黄正缘 仁和(杭州)举人,乾隆十一年(1746)任
知县 余廷璋 宛平(北京)举人,乾隆十六年(1751)任
知县 黄元宽 福清(福建)进士
知县 傅辉文 简州(四川)进士,乾隆十九年(1754)任
知县 赫成 正黄旗满洲进士,乾隆二十年(1755)任
知县 徐名彝 湘阴(湖南)进士,乾隆二十四年(1759)任
知县 龚士模 字仪可,营山(四川)进士,乾隆二十四年(1759)任
知县 周怲 毕节(贵州)举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任
知县 张济世 崞县(山西)进士,乾隆二十五年(1760)任
知县 唐钰 遵义(贵州)举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任
知县 周壎 字冰鹤,龙泉(江西遂川)进士,乾隆二十七年(1762)任
知县 陈宗溥 石门(湖南)拔贡,乾隆二十七年(1762)任
知县 邱峨 南海(广东)贡生,乾隆二十八年(1763)任
知县 王心铭 山阳(陕西)监生,乾隆三十二年(1767)任
知县 杨×× 名佚,乾隆三十二年(1767)任
知县 王声麟 文安(河北)举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任
知县 王×× 名佚,乾隆三十七年(1772)任
知县 饶炯 字慎斋,福建举人
知县 袁其诩 四川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
知县 澎维举 江西宜春举人,乾隆四十一年(1776)任
知县 廖元善 城固(陕西)举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任
知县 杨怀斗 蒲城(山西)举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任
知县 费震 仁和(杭州)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任
知县 杨毓倬 乾隆五十八年(1793)任
知县 杨怀斗 乾隆五十九年(1794)又任
知县 衡体节 号乙山,城固(陕西)举人,嘉庆元年(1796)任
知县 徐秉懿 号纯庐,德清(浙江)举人,嘉庆八年(1803)任
知县 ×鲤 姓佚,嘉庆十年(1805)任
知县 温汝霖 嘉庆二十三年(1818)任
知县 张步云 道光元年(1821)任
知县 秦伯度 道光六年(1826)任
知县 高槐业 大兴(北京)举人,道光七年(1827)任
知县 胡×× 名佚,见芝泉书院碑
知县 陈桂龄 道光十一年(1831)任
知县 阎应德 道光十一年(1831)任
知县 陈新之 万县(四川)举人,道光十六年(1836)任
知县 劳逢源 仁和(杭州)进士,道光十八年(1838)任
知县 刘家龙 进士,道光二十三年(1843)任
知县 冯森 字峙桢,鹤山(广东)进士,道光三十年(1850)任
知县 庆安 咸丰六年(1856)任
知县 牛应泰 咸丰七年(1857)任
知县 王连塘 诸城(山东)进士,咸丰八年(1858)任
知县 赵培桂 字月亭,城固(陕西)举人,咸丰九年(1859)任
知县 董蓝田 字玉圃,芮城(山西)举人,咸丰九年(1859)任
知县 徐泰 字茹甫,江苏人,咸丰十年(1860)任
知县 王承枫 字丹麓,咸丰十年(1860)任
知县 梁敞 字约石,举人,咸丰十一年(1861)任
知县 韩景畲 燕山(北京)进士,同治元年(1862)任
知县 李瑞春 字宾生,江西人,同治三年(1864)任
知县 曹联圻 字子封,江西人,同治四年(1865)任
知县 陈嵩兆 字小山,进士,同治六年(1867)任
知县 张价 字亦和,进士,同治九年(1870)任
知县 霍坤普 同治十年(1871)任
知县 冯金甲 举人,同治十年(1871)任
知县 杜信义 字近棠,永年(河北)举人,同治十一年(1872)任
知县 王政 同治十二年(1873)任
知县 邹萼棠 字莲舫,浙江举人,光绪元年(1875)任,三年(1877)又任
知县 臧政倬 字和轩,光绪三年(1877)任
知县 丁延廷 字赞臣,光绪四年(1878)任
知县 任浩 字养吾,光绪四年(1878)任
知县 车均 字毅斋,光绪四年(1878)任
知县 李文熊 字少帆,光绪五年(1879)任
知县 滕希甫 字春轩,进士,光绪五年(1879)任
知县 周士锵 字文津,光绪八年(1882)任
知县 滕希甫 光绪九年(1883)又任
知县 张应炜 光绪十一年(1885)任
知县 屠堃 字敦庵,光绪十一年(1885)任
知县 彭继宣 字靖轩,光绪十五年(1889)任
知县 余嵩庆 字子徵,进士,光绪十五年(1889)任
知县 邢光祖 字继裴,光绪十六年(1890)任
知县 恩延 旗人,光绪十六年(1890)任
知县 张力堂 举人,光绪十六年(1890)任
知县 杜玉 字振之,奉天(辽宁人)光绪十七年(1891)任
知县 宋克扬 光绪二十年(1894)任
知县 谢昌翼 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
知县 毛大猷 字佐臣,达县(四川)附生,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
知县 余兆魁 桐城(安徽)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代任
知县 曾庆兰 字保芗,京山(湖北)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
知县 陈以瀚 字海槎,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
知县 王拱裳 字詠霓,平江(湖南)举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任
知县 曾庆兰 光绪二十五年(1899)又任
知县 田务本 字立堂,山东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任
知县 王玉山 光绪二十八年(1902)代任
知县 顾寿椿 光绪二十八年(1902)代任
知县 言有章 字謇博,常熟(江苏)优贡,光绪二十九年(1903)任
知县 邱铭勋 字竹筠,江苏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
知县 宁文祺 字质余,颍州(安徽阜阳)附生,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
知县 曾炳章 字辛庵,常熟(江苏)附贡,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

第四节 新安县参议会

民国元年(1912),新安县王亚平当选为河南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

民国三十五年(1946),成立新安县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 26 人。议长刘梧樵,副议长郭竹溪,秘书邓飞。

县参议会选举前,由县政府提出候选人名单。候选人设宴招待各乡、镇地方士绅,进行贿选活动。所选参议员均为官僚、地主、豪绅,不代表人民意志。当时,曾有人作打油诗以讽之:“新安县参二十六,七奸八伪九下流,还有两个略好些,一包沙子(毒品)争着抽。”

附:日伪政权

1944 年 5 月新安沦陷后,日本侵略军组织日伪政权新安县维持会,由孙都人王维屏任维持会长。维持会内设秘书室、总务科、民政科、财政科、建设科、教育科、粮食科、司法室、宣传室、征集室。室设主任、秘书,科设科长、科员。日本军政部派有顾问(日本人)、军政指挥员(汉奸)。在日伪统治区的李村、铁门、磁涧、正村、五头、城关各乡(镇),建立乡(镇)维持会。

1945 年 8 月,日本投降,伪政权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