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编
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安县经济建设虽几经迂回曲折,但仍取得了巨大成就。
1950 年至 1952 年,贯彻执行恢复国民经济的方针,完成了土地改革,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全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到 1952 年年底,全县工农业总产值 1897.2 万元,比 1949 年增长 15.4%;粮食总产量 11205 万斤,比 1949 年增长 17.6%,比抗战前的 1931 年(总产 7741 万斤)增长 44.7%。
1952 年,开始贯彻执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个体农业,遵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经过试点、典型示范、组织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年底,参加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的农户,已占全县总农户的 50%。1953 年,试办初级社。到 1955 年底,组建初级社 963 个,入社农户占全县总农户的 90%以上。到 1956 年上半年,全县高级社发展到 193 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 96.4%。对手工业、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也通过合作化的道路,于同年完成。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伟大变革中,工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1956 年,工农业总产值 2361.9 万元,比 1952 年增长 24.5%。粮食总产量 15516 万斤,比 1952 年增长 38.5%。
1958 年以后的“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加之自然灾害严重,经济工作遭受重大损失。1961 年,工农业总产值比 1960 年下降 59.2%,粮食总产量比建国初期的 1949 年还低。1963 年至 1965 年,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纠正“左”的错误,经济工作又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 年工农业总产值 3817.3 万元,比 1957 年增长 64.9%。“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经济工作一直受“左”的干扰破坏,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发展。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整个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984 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 19537.3 万元,比 1949 年增长 11 倍,平均每年递增 5.7%。经过 30 多年的努力,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共有水利工程 1959 项(处),有效灌溉面积 14.94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24%,其中保灌面积 10.75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14.4%;农业机械总动力 145877 马力;化肥施用量 3804.086 万公斤,每亩耕地平均 60 公斤;农村用电量 835 万度,每亩耕地平均 13.3 度;大家畜 58608 头,比 1949 年增长 60%。农业总产值 12088.3 万元,比 1949 年增长 7 倍,平均递增率为 4.2%。1984 年粮食总产量 30167.9 万斤,为历史最高水平。1985 年遭受旱、涝、风、雹等严重自然灾害,总产为 2.22 亿斤,相当于 1949 年的 2.3 倍,平均递增率为 3.4%。棉花、烟叶、油料等经济作物均有较大增长。
1985 年年底,全县有煤炭、水泥、化工、机械、印刷、硫磺、陶瓷、毛织、毛纺等 86 个工业企业(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 22 个,集体所有制企业 64 个),职工 11664 人,固定资产净值 4875.2 万元(其中全民 4036 万元)。工业总产值 7856 万元,比 1949 年增长 52 倍,平均递增率为 10.6%。乡、村、组、个体和联办五级乡村企业 7995 个,从业人员近 5 万人,总产值 1.48 亿元。
1985 年年底,全县有公路 60 条,总长 1375 公里。共有载重货车 1301 辆,年货运量 385.6 万吨,货运周转量为 10166.3 万吨/公里;有客车 58 辆,客运量 261.5 万人,客运周转量 5955.7 万人/公里。邮路总长 1915 公里,市话交换总容量 600 门,电缆芯线总长度 350 对公里,农话交换总容量 710 门,中继线条长度 228 对公里。
30 多年来,全县基本建设总投资额为 11042 万元,每年平均 315 万元。其中生产性建设投资 9300.8 万元,占 84.2%;非生产性建设投资 1741.2 万元,占 15.8%。新增加固定资产 6430 万元,占同期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 58.2%。
1985 年财政总收入 1534 万元,比 1952 年增长 11.6 倍,平均递增率为 7.6%。财政支出 1665 万元。全县商业网点 2319 个,每千人拥有商业人员 10.5 人,个体商业从业 4181 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9028 万元,比 1949 年增长 35 倍多。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科学、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有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新安县 1949 ~ 1985 年工农业总产值统计表(单位:万元)
年度 | 工农业总产值 | 农业总产值 | 工业总产值 |
---|---|---|---|
1949 | 1644.5 | 1499 | 145.5 |
1950 | 1677.3 | 1511.1 | 166.2 |
1951 | 1890 | 1651.9 | 238.1 |
1952 | 1897.2 | 1581 | 316.2 |
1953 | 2136 | 1910.9 | 225.1 |
1954 | 1960 | 1739.6 | 220.4 |
1955 | 2048.4 | 1764.1 | 284.3 |
1956 | 2361.9 | 2045.9 | 316 |
1957 | 2314.4 | 1777.7 | 536.7 |
1958 | 3319.7 | 1953.1 | 1366.6 |
1959 | 4719.5 | 1682 | 3037.5 |
1960 | 5844.4 | 1604.9 | 4239.5 |
1961 | 2387.2 | 1046 | 1341.2 |
1962 | 1978.5 | 1402.9 | 575.6 |
1963 | 2301.2 | 1644.1 | 657.1 |
1964 | 3084.9 | 1566.8 | 1518.1 |
1965 | 3817.3 | 2074.1 | 1743.2 |
1966 | 5242 | 2964.2 | 2277.8 |
1967 | 5511.4 | 3035.4 | 2476 |
1968 | 4200.4 | 2753.4 | 1447 |
1969 | 5302.8 | 2609.6 | 2693.2 |
1970 | 6316.4 | 3000.4 | 3316 |
1971 | 8105.9 | 3514.4 | 4591.5 |
1972 | 8337.7 | 3096.3 | 5291.4 |
1973 | 7671.5 | 3606.5 | 4065 |
1974 | 8187 | 3546.4 | 4640.6 |
1975 | 10450.3 | 4740 | 5710.3 |
1976 | 8868.2 | 5022 | 3846.2 |
1977 | 11048.1 | 5103 | 5945.1 |
1978 | 12533.8 | 5476 | 7057.8 |
1979 | 12690.7 | 6116 | 6574.7 |
1980 | 12797.1 | 6053 | 6744.1 |
1981 | 15674.6 | 7905.9 | 7768.7 |
1982 | 15616.2 | 7699.6 | 7916.6 |
1983 | 18974 | 10768.1 | 8205.9 |
1984 | 19537.3 | 12088.3 | 7449 |
1985 | 16585.3 | 8679.3 | 7856 |